16.黄山奇松
【教材分析】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九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描绘的都是祖国的大好河山。
《黄山奇松》是首篇,这篇课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
全文共3个自然段,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自然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述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写出它们的“奇”是本篇的重点。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丽。
全文按照总分结合点面结合的方式来写,是一篇陶冶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素养的语言教材。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阅读过多篇描写祖国秀丽景色的文章,他们领略了祖国的秀丽风光,对祖国的风景名胜充满了向往。对于黄山,他们略有耳闻。但对于黄山奇松的千姿百态、神奇秀美,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视野不开阔,缺乏感性认识。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本文分一个课时进行讲授,主要是通过品读课文来感悟黄山奇松的神奇秀美。通过反复读课文,让学生掌握课文大意,把握文中所要讲述的主要画面,同时扫清生字词造成的障碍;再次精读课文时,具体品味其中的重点词句,感悟黄山的神奇秀美。烘托出的环境美,最重要的是感悟文章中所传递出的对黄山美不胜收,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叹之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方面: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朗读感悟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奇”来写黄山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感受黄山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和关键的句子,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的。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黄山的资料,预习课文,做好批注;
课前欣赏:黄山风景录像资料。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