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癣是由致病性真菌侵犯阴股部皮肤,引致环状或半环状皮损即称为股癣。也是人们常说的“骑马癣”。实际上是体癣的一种。
股癣不是性病。它是由致病性真菌感染特殊环境或条件下的皮肤后而致,不属于性病范畴;但密切接触使真菌感染的机会增多。患有股癣的病人要积极治疗,并尽量避免性接触。
综合国内资料,主要是由红色毛癣菌(占65.7%)、石膏样毛癣菌(占16.8%)及絮状表皮癣菌(占6.8%)引起。此外还有断发毛癣菌,铁锈色小孢子菌,玫瑰色毛癣菌,疣状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菌等。可因地区不同而致病菌有所不同。
该病多发于阴囊对侧的股根部皮肤,单或双侧,初起为小片红斑、被覆细屑,逐渐向周围蔓延,典型者呈环状或半环状,境界清楚,其上有丘疹、水疱、结痂,中心可自愈,呈正常肤色、淡棕色或暗红色。日久者则局部皮肤发生浸润增厚呈苔藓化,伴有痒感。重者可扩展至会阴、肛周等。单发在臀部者为臀癣。
股癣属浅表真菌感染,治疗以外用药物为主。,临床应用的抗真菌药较多,一般用1%~2%克霉唑,1%益康唑。低浓度的复方水杨酸制剂仍为有效廉价的常用药物。有报告益康唑治愈率达97%。全身治疗有伊曲康唑、疗霉舒、三维康等,均可治愈本病。但考虑到其副作用较大、价格昂贵,停药后又可复发,故不主张常规选用。
同时不主张用激素类软膏治疗股癣,由于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后,皮肤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抗病能力低下;同时可引起表皮代谢减慢,角质脱落延缓,这些衰败而未及时脱落的组织细胞则成了真菌良好的"培养基",使本来滞留于表皮的真菌得此环境即大量生长繁殖。临床上常见使用肤氢松、皮炎平后造成初用尚感有效,继而越用皮损越大,即为该类药膏的错误使用所造成。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