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总结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高,密度变小;温度低,密度变大。学会利用密度这一重要属性鉴别物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把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教学重点: 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密度与物质鉴别。
教学难点: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
课堂导学:
课前预习
1、平时生活中的风、龙卷风的形成与我们所学的密度知识是否有关呢?
我们通过对前面学习知道水的密度是1.0×103kg/m3,冰的密度上0.9×103kg/m3,那么大家来计算一下1kg水的体积是多少,当这些水结冰后,冰的体积是多少?
下面请同学们利用上面的知识点来解释为什么冬天自来水管会冬裂?
2、怎样能知道这块“运动会的金牌”是不是纯金的?例题1:“市中学生运动会的金牌质量为29.5克,体积为5.2厘米3,它是真金的吗?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课内探究
(一)密度与温度
1、问题思考:平时生活中的风、龙卷风的形成与我们所学的密度知识是否有关呢?
2、演示实验1: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分别把它们放在一大堆冰块和酒精灯火焰附近。
3、我来归纳: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分别把它们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和炉火附近,过一会儿,你会发现:在冷藏室的气球体积 ,在炉火附近的气球体积 。由于密度ρ=m/v,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 。
4、演示实验2:按课本图做一个纸风车。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附近,风车能转动起来。
5、我来归纳:酒精灯附近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 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了风,推动纸风车转动起来。
可见,温度 (“能”或“不能”)改变物质的密度。在我们常见的物质中 的热胀冷缩最为显著。 和 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