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焦耳定律
学习目标
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2。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会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电热的利用和防止的生活实例。
自主探究
1。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发热,电能转化成 ,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 ,跟导体的电阻成 ,跟通电时间成 ,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
3。如果热量用Q表示,电流用I表示,电阻用R表示,时间用t表示,则焦耳定律的表达式为 。
合作探究
一、电流的热效应
实物展示:把一只取暖器接在电路中,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并感受其产生的热量,然后用手摸一下导线感受其是否发热。
生活举例:生活中像取暖器这样的用电器,通电以后会产生热量的用电器还有很多,你能列举一下吗?
答案点拨:电熨斗、电饭锅、电烙铁、电吹风机、电热水器等。
思考讨论:取暖器的电阻丝通过导线接到电路中,通过电阻丝和导线的电流相同,为什么电阻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呢?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
答案点拨:电阻丝与导线相比较,电阻丝的电阻大,导线的电阻可以忽略不计。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与导体的电阻有关。
活动体验:
1。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密闭容器中各有一段电阻丝,右边的电阻丝的电阻比较大。两电阻丝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两端,通电一段时间后,比较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
2。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密闭容器中各有一段电阻丝,两电阻丝的电阻相同。右边的电阻丝与一个相同的电阻丝并联后再与左边的电阻丝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两端,通电一段时间后,比较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
方法指导:在实验中,将不易观察到的现象通过其他方式直观、形象地显示出来的方法,我们称之为转换法。
归纳总结:在电流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 。在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 。
二、焦耳定律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100“焦耳定律”的内容,学习有关的知识。
公式推导:电流通过导体时,如果
文档为docx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附近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