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养生知识 > 保健知识 > 正文

:中医养睛明目法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15-10-14
:

  中医养睛明目法

  中医认为,眼与全身脏腑和经络的联系密切,古代医学家根据临床实践,总结了许多简便而有效的养睛明目方法:

  熨目法 清晨起床,先将双手互相摩擦,待手搓热后一手掌熨贴双眼,反复3次以后,再以食、中指轻轻按压眼球,或按压眼球四周。

  运目法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挺胸站立,头稍仰。瞪大双眼,尽量使眼球不停转动(头不动),先从右向左转10次,从左向右转10次。

  然后停,放松肌肉,再重复上述运动,如此3遍。此法于早晨在花园内进行最好,能起到醒脑明目之功效。

  低头法

  身体取下蹲姿式,用双手分别攀住两脚五趾,并稍微用力地往上扳,用力时尽量朝下低头,这样便有助于使五脏六腑的精气上

  升至头部,从而起到营养耳目之作用。

  吐气法

  腰背挺直坐位,以鼻子徐徐吸气,待气吸到最大限度时,用右手捏住鼻孔,紧闭双眼,再用口慢慢地吐气。

  以上诸法可以单独做,也可任选1~2种合做,贵在持之有恒,日久定见成效。

  中医健身系列--六字诀

  所谓六字诀是指在呼气时发出“嘘、呵、呼、丝、吹、唏”六个字的音,再配合吸气,来达到锻炼内脏,调节气血,平衡阴阳的目的。

  六字诀是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正式提出的,他在《养性延命录》中说:“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纳气有

  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气,吐气有六者谓吹、呼、唏、呵、嘘、丝,皆出气也。”

  练六字诀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着重呼吸、式子、吐音;第二阶段转到处理意念、吐字出气流。练“嘘”字功,睁眼练,其他字可以闭

  目吐。每个字吐六次。吸气时鼓肚子,呼气时瘪肚子。吐字呼气,吐尽吸气,嘴呼鼻吸。

  预备功:头顶如悬,双目凝神,舌舐上鄂,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松腰坐胯,双膝微屈,双脚分开,周身放松,大脑入静,顺其自然,

  切忌用力。

  (1)念“嘘”字治肝病。

  本功法对肝郁或肝阳上亢所致的目疾、头痛以及肝风内动引起的面肌抽搐、口眼歪斜等有一定疗效。

  练功时,两手相叠于丹田,男左手在下,女相反;两瞳着力,足大拇指稍用力,提肛缩肾。当念“嘘”字时,上下唇微合,舌向前伸而

  内抽,牙齿横着用力。呼吸勿令耳闻。当用口向外喷气时,横膈膜上升,小腹后收,逼出脏腑之浊气,大凡与肝经有关之脏器,其陈腐之气

  全部呼出;轻闭口唇,用鼻吸入新鲜空气。吸气尽后,稍事休息,再念嘘字,并连作六次。

  (2)念“呵”字治心病。

  本功法对心神不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等症,有一定疗效。

  练功时,加添两臂动作,这是因心经与心包经之脉都由胸走手。念“呵”字时,两臂随吸气抬起,呼气时两臂由胸前向下按,随手势之

  导引直人心经,沿心经运行,使中指与小指尖都有热胀之感。应注意念“呵”字之口型为口半张,腮用力,舌抵下腭,舌边顶齿。亦要连作

  六次。

  (3)念“呼”字治脾病。

  本功法对脾虚下陷及脾虚所致消化不良有效。

  练“呼”字功时,撮口如管状,唇圆如筒,舌放平,向上微卷,用力前伸。此口型动作,可牵引冲脉上行之气喷出口外,而洋溢之微

  波则侵入心经,并顺手势达于小指之少冲穴。循十二经之常轨气血充满周身。需注意的是,当念“呼”字时,手势未动之先,足大趾稍用

  力,则脉气由腿内侧入腹里,循脾人心,进而到小指尖端。右手高举,手心向上,左手心向下按的同时呼气;再换左手高举、手心向上,

  右手心下按。呼气尽则闭口用鼻吸气,吸气尽稍休息作一个自然的短呼吸,再念“呼”字,共连续六次。

  (4)念“丝”字治肺病。

  本功法对于肺病咳嗽、喘息等症有一定疗效。

  练“丝”字功时,两唇微向后收,上下齿相对,舌尖微出,由齿缝向外发音。意念由足大趾之尖端领气上升,两臂循肺经之道路由中

  焦健起,向左右展开,沿肺的经脉直达拇指端的少商穴内。当呼气尽时,即闭口用鼻吸气。休息一会,自然呼吸一次,再念“丝”字,连

  续六次。

  (5)念“吹”字治肾病。

  本功法补肾,对肾虚、早泄、滑精等症有效。

  练“吹”字功时,舌向里,微上翘,气由两边出。足跟着力,足心之涌泉穴,随上行之脉气提起,两足如行泥泞中,则肾经之脉气

  随念“吹”字之呼气上升,并入心包经。同时两臂撑圆如抱重物,躯干下蹲,并虚抱两膝。呼气尽,吸气之时,横膈膜下降,小腹鼓起,

  如上述四个字吸气时之动作,连续作六次。

  (6)念“唏”字理三焦之气。

  本功法对由于三焦气机失调所致耳鸣、耳聋、腋下肿痛、齿痛、喉痹症有效。

  练“唏”字功时,两唇微启,稍向里扣,上下唇相对不闭合。舌平伸而微有缩意,舌尖向下,用力向外呼气。两手心向上经由膻中向

  上托,过头顶,一边托一边呼气后,再由面前顺势下降至丹田。当念“唏”字之时,四肢稍用力,少阳之气随呼气而上升,与冲脉并而悬

  通上下,则三焦之气获理,脏腑之气血通调。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上一篇: 颈椎病的病因
下一篇: 春季如何降火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