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柏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人物语言、动作描写,感知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对残酷战争的控诉,对饱受战争之苦的人民的同情。
2.通过比较,感受小说设置悬念的艺术效果。
3.体会标题对表现小说主旨的作用,了解小说“以小见大”的特点。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人物语言、动作描写,感知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对残酷战争的控诉,对饱受战争之苦的人民的同情。
教学难点:
体会标题对表现小说主旨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把握小说三要素
1.认真阅读课文,圈划批注小说三要素
2.故事发生在哪?故事的背景是什么?
3.故事有哪些人物?
4.概括故事情节
二、听读课文,圈划批注,分析人物形象,感受小说主旨
1.请学生朗读课文
2.圈划批注:人物有怎样的表现?为什么有这样的表现?从中你有怎样的思考?
3.由此,你认为作者写这篇文章究竟想要表达什么?
三、朗读课文,了解小说的表现手法
将原小说与改后的内容进行比较,体会小说层层设疑、设置悬念所产生的表达效果。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