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知识点一| 曲线运动 1.速度的方向 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为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运动的性质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方向时刻在改变,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3.曲线运动的条件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1.实验目的 (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 (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3)掌握运用图象处理问题的方法。 2.实验原理
第3节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知识点一| 超重和失重 1.实重和视重 (1)实重:物体实际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在地球上的同一位置是不变的。 (2)视重 ①当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或放在水平台秤上时,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称为视重。 ②视重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所受物体的拉力或台秤所受物体的压力。
第2节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 知识点一| 牛顿第二定律、单位制 1.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2)表达式a=或F=ma。 (3)适用范围 ①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相对地面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 ②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相对于分子、原子)、低速运动(远小于光速)的情况。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知识点一|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意义 (1)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2)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惯性
1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实验目的 (1)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培养应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和得出结论的能力。 2.实验原理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实验目的 (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2)学会利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探究物理规律。 2.实验原理 (1)如图所示,弹簧在下端悬挂钩码时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 (2)用刻度尺测出弹簧在不同钩码拉力下的伸长量x,建立直角坐标系,以纵坐标表示弹力大小F,以横坐标表示弹簧的伸长量x,在坐标系中描出实验所测得的各组数据(x,F)对应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根据实验所得的图线,就可探知弹力大小与弹
第3节共点力的平衡 知识点一| 物体的受力分析 1.定义 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外力都找出来,并画出受力示意图的过程。 2.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 (1)首先分析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 (2)其次分析接触力(弹力、摩擦力)。
第2节力的合成与分解 知识点一| 力的合成 1.合力与分力 (1)定义:如果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与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一个力就叫作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作这一个力的分力。 (2)关系: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 2.共点力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作用线或作用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的几个力。如图所示均是共点力。 3.力的合成
第1节重力弹力摩擦力 知识点一| 重力和弹力 1.重力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G=mg,不一定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3)方向:竖直向下。 (4)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都有关系,且不一定在物体上。 2.弹力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形变,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作弹力。 (2)条件:①两物体相互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