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1.了解气团和锋面的概念及类型;了解低压、高压的概念。 2.理解锋面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理解气旋、反气旋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重难点) 3.能够判读简易天气图,并进行天气特点及天气形式分析,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天气的变化。(重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锋与天气 阅读教材P41~P42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第2课时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了解北半球大陆上的气压中心。 2.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以及季风的形成。(重难点) 3.应用气压带、风带解释气候成因及特点。(重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1.识记大气的能量来源、主要的热力作用类型及形成风的主要作用力。 2.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及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重难点) 3.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掌握大气水平运动的受力状况。(难点) 4.应用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的相关原理解释有关自然现象。(重难点)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识记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了解太阳大气的分层、太阳活动的概念及类型。 2.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及太阳活动的主要特征。(重点) 3.运用资料分析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影响因素,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重点、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阅读教材P8~P10,完成下列问题:
章末分层突破 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 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自我校对] ①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②特殊行星 ③人类生产生活主要能源 ④极地出现极光 ⑤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1.了解地震波的特征及其在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方面的应用。 2.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圈层特点。(重点) 3.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及意义。(重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阅读教材P21~P22上部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第3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理解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规律。(重难点) 2.运用图示理解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重难点) 3.了解四季更替现象及五带的划分。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第2课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理解昼夜交替的形成,会判读晨线、昏线。(重难点) 2.理解时差的形成,会进行地方时、区时的计算。(重难点) 3.了解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现象及影响。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昼夜交替和时差 阅读教材P16~P18上部内容及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1.了解天体系统的概念、层次和常见的天体。 2.掌握太阳系八大行星及其位置、理解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重点) 3.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重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阅读教材P2~P3,并读图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地理必修1人教新课标 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案 一、课标解析 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和分布不均匀,理解水资源的有限性,提高节水意识。 了解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了解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