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的四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能够自主掌握生字词,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能够把握好重音和停连。 2.过程与方法: 品味诗化的语言,感受诗意的画面,体悟美好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趣。
一、教材分析 《雨的四季》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它是写景抒情散文。要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美,赏析散文的画面美及其情趣美。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而且能够提升学生鉴赏水平,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趣。因此,赏析好本文,对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会有一定帮助。
第3课《雨的四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反复诵读,品味文章清新优美的语言,感受不同季节的雨的特点。 2.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品味作者用诗一般的抒情笔调描绘雨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 1.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2.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写景状物时的巧妙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的美,培育高尚的生活情趣。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目标 评论 1、浏览课文,感知文章结构,体悟作者情感。 2、品读课文,感受文章画面美,感知雨的形象和特点。 3、研读课文,批注点评,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 4、学习和借鉴本文的写作技巧
《雨的四季》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笔下雨的四季的不同特点,体会作者对于寄托的思想感情,学习写景抒情的方法。 2、感受文章的画面美,体会作者用笔只细腻,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领悟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意趣。 3、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品味诗化语言。
《雨的四季》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 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体会作者对雨的赞美之情。 3、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妙用。 4、掌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雨的四季》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感受雨的形象,获得美的享受。 2、把握层次,厘清结构。 3、抓住景物特征,品味优美文辞。
3 雨的四季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知各种“雨”的形象。 2.品味本文诗化的语言,学习联想与想象的方法。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3雨的四季 学习目标 1。品味抒情散文通过写景、状物来抒写作者情致和意趣的方法。 2。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学会抓住景物特征的进行描写的方法。 3。由作者对四季雨的不同性格的描绘,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 有一支没有音符的乐曲,一点一滴,奏出欢快和谐而又美丽的旋律,只有细心倾听的人,才了解它的深意。这就是雨,它似歌、如诗、像画,春雨柔美,夏雨猛烈,秋雨清凉,冬雨冷静,各式各样的雨滋润着万物也浸润着人的心灵。被誉为中国抒情诗之王的当代诗人刘湛秋的美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 雨的四季 同步练习题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娇媚(mèi) 甘露(lù) 斗笠(lì)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