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四年级数学 内容列表

有关“四年级数学”的内容

  • 四年级数学(上)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课时2数的世界(2)教案(苏教版)

    第2课时:数的世界(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正确进行整数混合运算的能力。 2、通过应用学过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验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 四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观察物体课时2观察物体(2)教案(苏教版)

    第2课时:观察物体(2)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认真组织拼摆,观察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体会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视图的不同摆法,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看到的视图,以提升学生对实物及视图进行转化的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和借助想像和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 四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课时12商不变性质教案(苏教版)

    第12课时:商不变性质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例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3、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快乐。

  • 四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课时11练习四(2)教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先思考再计算,边计算边思考,计算后再思考,在思考中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 2、巩固学生已掌握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口算及笔算,能够熟练地进行试商和调商。 3、使学生探索计算方法和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锻炼克服困难的意识,培养认真负责的精神,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口算及笔算,能够熟练地进行试商和调商。 教学难点: 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

  • 四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课时10练习四(1)教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试商和调商。 2、通过练习,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锻炼克服困难的意识,培养认真负责的精神,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能够熟练地进行试商和调商。 教学难点: 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锻炼克服困难的意识,培养认真负责的精神,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 四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课时9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五入法试商)教案(苏教版)

    第9课时: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要调商⑴ 教学内容:教材第19页例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五入”的试商方法,能够用这种试商方法正确计算用两位数除商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2、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掌握“五入”的试商方法,能够用这种试商方法正确计算用两位数除商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难点: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 四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课时13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教案(苏教版)

    第13课时: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例8。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简便算法,掌握这种计算方法,并加深对商不变的规律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优化方法的意识,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有余数的除法。

  • 四年级数学(上)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课时7画垂线教案(苏教版)

    第7课时:画垂线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过直线上一点作直线的垂线和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垂线的方法。 2、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明白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 3、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 四年级数学(上)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课时3角的度量练习课教案(苏教版)

    第3课时:角的度量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量角的方法,较熟练地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2.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能运用角的知识描述相应的生活现象,感受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方法。

  • 四年级数学(上)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课时2角的度量教案(苏教版)

    第2课时:角的度量 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的计量单位,了解量角器的构造特点,掌握正确的量角方法,正确地读写角的度数。 2.经历量角器的形成和量角方法的探索过程,感受量角的意义。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