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重点) 3.在有关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过程中逐步培养微观想像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难点)
3.2 分子和原子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像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重点:分子和原子的概念联系及区别 难点:原子概念的理解
课题:分子和原子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像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重点:分子和原子的概念联系及区别 难点:原子概念的理解
课题: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重点) 3.在有关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过程中逐步培养微观想像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难点)
【课前知识积累】 1.空气中有多少体积的氧气? 2.实验室有几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的一些现象; 3.认识分子可以再分为原子。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 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2。能说出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 3。会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重点) 3。在有关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过程中逐步培养微观想像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难点) 【课前预习】 1。一杯水若一分为二,再将其中一份一分为二……这样继续分下去最终会怎样? 2。敞口容器中的水常温下会逐渐减少,如果加热会减少更快。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