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真菌和病毒 描述病毒、真菌和细菌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微生物类群 观察 结构 生活方式 与人类的关系 代表生物 病毒 须通过电子显微镜 蛋白质外壳、核酸 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 有利:寄生细菌体内(噬菌体), 有害:引起人或动物疾病 噬菌体、sars病毒 细菌 高倍显微镜观察,根据细菌的不同形态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物质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 寄生、腐生 有利:发酵产生人所需的物质、大地的清
第一章 检测题(动物的主要类群) (检测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1.下列动物中,哪个是线形动物动物? a.水螅 b.蚯蚓 c.涡虫 d.蛔虫 2.下列这些水中生活的动物中,哪一组都是无脊椎动物?
一、生命起源过程: 原始大气→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原始单细胞生物 原始大气的成分:甲烷(ch4)、、氨气(nh3)、氢气(h2)、水蒸气(h2o)。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的主要区别是原始大气没有氧气。 原始生命形成-----原始海洋 (还要受到紫外线、闪电、宇宙射线)
14。1 生物的无性生殖 教学目标: 1.掌握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2.了解组织培养的概念和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 教学重点: 1.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2.组织培养的概念和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 教学难点:
第19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1节 人的生殖和发育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生殖、发育、青春期发育的特点和卫生保健的概念。 2。了解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精子和卵细胞,受精、胚胎的发育和营养,人体发育的各个时期等方面的内容。 3。寓性道德教育于性生理教学之中,结合学生现状,讲解上述内容使其初步形成科学的性知识和正确的性道德观,并认识到对其身心健康具有现实及长远的意义。 4。第二节内容中配以3幅曲线图,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长发育实际,对曲线图进行分析比较,这样
1、 目前己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这些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 2、 生物的多样性:1、种类的多样性;2、生活环境的多样性;3、00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3、 鱼之所以能在水里生活,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1)能靠游泳老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2)能在水中呼吸。 4、 鱼可以在克服水中阻力的结构:流线形(梭子形)身体;身体表面分泌粘液。 5、 鱼在游泳时,靠躯干部有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靠背鳍、胸鳍、腹鳍
鸟类 50、 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呼吸,体温高而恒定。 51、 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已知的种类超过100万种(占动物种类的4/5),昆虫有三对足,能爬行;有的昆虫的足特化成跳跃足,能跳跃;大多数昆虫都有翅,能飞行。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 52、 昆虫的翅与鸟翼结构不同,但就适于飞行来看都有这些共同点:都有利于飞行的扇形结构,这些结构的运行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都可以在空气中产生向上的升力和前进的动力,相对身体来说
(一)知识性目标 1.了解酵母菌和霉菌(青霉或曲霉)的形态结构。 2.了解酵母菌和霉菌(青霉或曲霉)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3.了解酵母菌和霉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知识目标: 1。描述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列举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3。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体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看问题 学习重点、难点 1。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的共生。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思考并讨论问题:“假如没有真菌和细菌,生物圈会是什么状况呢?”。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几种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全面分析和总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如生物反应器、仿生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信息处理、概括总结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4、自觉形成关爱和保护动物的情感,能够从自己的言行和身边的小事出发,形成自觉保护动物的意识。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