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中国的生物灾害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基于地图分析,说明中国生物灾害的种类和地理分布。 (2)基于洪涝和旱灾对农业的危害,理解生物灾害加剧我国农业灾情的原因。 (3)学会分析我国病虫害多发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4)知道严格控制有害生物进入国门的重要性。
2.4 中国的气象灾害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旱灾的基本特征与危害。 2. 分析我国四大旱灾区的类型与成因。 3.掌握台风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 4. 了解我国寒潮发生的时间 、侵袭的路径及沿途的变化,认识寒潮的危害性。 5. 掌握气象灾害的多发区及理解其形成的原因。 6. 认识气象灾害多发区的主要危害。
1.知识目标 (1)说明我国旱灾、台风的分布地区及其多发原因。 (2)比较我国不同区域的旱灾类型及灾情特点。 (3)知道我国农业旱灾灾情严重。 (4)了解我国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的地区差异及其变化趋势。
2.2 中国的地质灾害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掌握中国地震形成的原因、分布及造成的危害。 2. 结合中国人口分布,理解中国地震灾情的主要分布特点。 3. 理解滑坡、泥石流灾害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原因,掌握时空分布特点。 4. 掌握中国地质灾害多发区,理解多发区的自然和人文原因,了解造成的主要危害。
课标要求: 1.确立人与自然共存、用人类知识和智慧降低灾情的可持续发展观。 2. 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5.3 公众参与 学案(人教版选修6) 【学习目标】 1.理解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2.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自然灾害的含义及其形成条件,通过案例理解人地相互作用的内涵。 2.运用资料(如照片)展示灾情,全面认识自然灾害的影响。 3.初步阐述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形成机制。
1.北魏在拓跋珪统治时期,曾稳步推行“离散诸部,分土定居” 的政策。该政策 ( ) A.加深了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 B.加重了广大人民的赋税负担 C.促进了鲜卑族等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D.遭到了汉族地主的强烈反对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