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 教学设计理念: 1、关注学生的实际。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上展开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学生。 2、教学进程多途径。教学中将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对策,努力创造适应学生的教学方式。 3、“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角色转变的重心在于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
本单元教学内容将围绕小数除法来展开,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混合运算顺序及运算律、整数乘除法、小数加减法、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单元的内容一方面是让学生进行小数除法的学习,另一方面非常重视小数四则运算的综合应用。小数除法既是整数除法学习的发展,也是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学习的基础。
本单元将围绕分数的认识展开教学。在三年级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认识了整体“1”,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已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分数,学习分数的再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因数与公倍数、约分与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特征,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基本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独立探索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也为学生进一步探索并掌握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奠定基础。 本单元主要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其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研究其他图形面积的基础:通过数方格得到图形的面积和底、高的关系的猜想,并进一步通过割补法验证其正确性,从而得到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轴对称和平移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从数学的意义上讲,轴对称和平移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图形的轴对称和平移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
五年级辅导资料 1、比27的3倍多20.4的数是多少? 2、45乘18的积,减去210,所得的差除以50,商是多少? 3、25和40的积是163与87的和的多少倍? 4、900减去450除以90的商,所得的差的20倍是多少? 5。185乘97与53的差,积是多少? 6。25的40倍是多少?
一、教学内容 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积的近似值。 3.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4.解决问题。 和原实验教材相比,变化有: 一是,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例3后增加概括总结法则的活动,给出不完整的计算法则文本。二是, 不再安排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运算例题,直接迁移应用到小数四则运算。三是,增加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例题,分别是估算和分步计费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会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球队比赛的不同安排,感受列举法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的方法。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列举法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从而能更自觉、主动地运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本册教科书所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和统计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评价和反思本册教科书的整体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成功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1.口算练习 1.2÷2= 4.2÷7= 0.21×100= 10×10.3= 4.5÷0.15= 4×0.6=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