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若使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为 。 2、如果式子有意义,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3、已知化简=a-2,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一、填空 1.当x___________时,有意义,若有意义,则x________ 2.当x_______时, 有意义;在中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D=3㎝,BC=7㎝,∠B=60°,P为下底BC上一点(不与B、C重合),连结AP,过P点作PE交DC于E,使得∠APE=∠B。 (1)求证:△ABP∽△PCE; (2)求等腰梯形的腰AB的长; (3)在底边BC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DE∶EC=5∶3?如果存在,求出BP的长,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我校八年级学生在生物实验中抽出50粒种籽进行研究,数据落在37~40之间的频率是0。2,则这50个数据在37~40之间的个数是( ) A、1 B、2 C、10 D、5
9、下列不等式中,总成立的是 A、4-x>6-x B、x-5>x-2 C、12>1-x D、8>7-x2 答案:D
1.已知点M(a-3,a+2)在y轴上,则a= 2.点P(-6,4)到x轴的距离为,到y轴的距离为 3.函数中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4.函数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是,与x轴的交点是
3、下列关于分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时,分式有意义 B、当时,分式没有意义 C、当时,分式值为0 D、分式的值不可能是0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_______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2分解因式: m3-4m= . 3.分解因式: x2-4y2= __ _____.
2.在比例尺为1:10 000的地图上,相距2cm的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为( ). A.200cm B.200dm C.200m D.200km
1.已知一个Rt△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25 B、14 C、7 D、7或25 2.下列各组数中,以a,b,c为边的三角形不是Rt△的是( ) A、a=1。5,b=2,c=3 B、a=7,b=24,c=25 C、a=6,b=8,c=10 D、a=3,b=4,c=5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