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是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之一 B.中国自身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主要原因 C.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表明中国被逐步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
一、单项选择(本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黄逸峰等编著的《旧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中指出:“1905—1908年,年均设厂数超过洋务运动30年的20多倍与甲午后的2.5倍,投资额分别超过5.7倍与2.9倍。”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环境相对安定B.“实业救国”成为主要思潮 C.清政府政策的支持D.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1. 《汉书·食货志》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东汉王充提出了“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南宋陈旁认为,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精熟肥美,这反映了古代农业 A.需要大量劳力B.适时增加肥力C.提倡精耕细作D.善于积累经验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一定存在离子键 B.存在共价键的物质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存在共价键 D.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存在离子键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读下图,推断图中空缺方框①②最有可能填写是 A. 男耕女织、自然经济 B. 铁犁牛耕、男耕女织 C. 自然经济、铁犁牛耕 D. 男耕女织、铁犁牛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从西周“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到战国“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地兼并的严重 B. 铁犁牛耕的使用 C. 社会的稳定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下面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究过程中使用的两张图片,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中可以得出的最主要的结论是 A. 精耕细作技术的进步 B. 提高了集体耕作效率 C. 形成了封建自然经济 D. 耦犁得到推广和普及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