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感情;了解文章的结构及揣摩文章的语言。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总体把握作者的思想倾向,引导学生对“我为什么而活着”进行探讨。
白杨礼赞 教学目标 1.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2.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找出富有感情的语句,体味其中蕴涵的情感。 3.理解排比句和反问句的表达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抓住人物特征细致描写的方法。 (2)品味朴实简洁的语言。 (3)初步学会欣赏叙事散文。
12 唐诗五首 知识与技能 1、深入体会古诗的韵律,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掌握古诗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意,把握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10、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疏通文义,背诵并默写。 2.了解二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 3.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提高鉴赏能力。 4.学习《答谢中书书》,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三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读音和意义,领会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朗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握各段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感情及对珍贵自然遗产的欣赏、保护意识。
第24课《诗词五首》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的相关文学常识和诗歌的写作背景;朗读、背诵这五首诗。 2、把握诗的内容和语言特点,理解诗歌意境;提高分析鉴赏古诗的能力。 3、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诗的主旨。
第22课 愚公移山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3.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4.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