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 2.了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
第2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 学习目标 1.了解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含义。 2.了解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气体体积之间的关系。
第1课时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摩尔质量 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对1 mol物质质量的讨论,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以及摩尔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3.通过对摩尔质量概念的理解,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和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第2课时 蒸馏和萃取 学习目标 1.掌握蒸馏的实验原理和操作。 2.掌握萃取、分液的实验原理与操作。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苯酚的性质及其应用。首先展示药皂和医院的来苏水中所含的有气味的物质属于酚类而导入新课。列举几个酚类应用的实例,强调酚与醇的区别,苯酚是最简单的酚。然后讲授苯酚的物理性质、分子结构,重点讲授化学性质。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可以表示分子的个数 B。热化学方程式中只需标明生成物的状态
人教版 必修 化学1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桂耀荣 人教版 必修 化学1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2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学分析
人教版 必修 化学1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桂耀荣 人教版 必修 化学1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2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氮及其化合物复习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氮及其化合物个别物质的学习,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建立氮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知识网络,并掌握网络中重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过程与方法: 在对元素化合物进行知识网络构建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综合,归纳,分析的能力,学会元素及化合物的一般复习方法。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