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优秀教案 > 其他教案 > 小学科学 > 正文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01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和计算机的屏幕会看到一个个小点由(红)、(绿)、(蓝)三色组成。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厚边缘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凸起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因此放大镜又称(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镜片中央凸得越厉害,放大倍数越高)。

4、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6、组成物质内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食盐、白糖的晶体是(立方体)的,味精的晶体是(柱状)的。

7、自然界中(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但并不是所有透明的固体都是晶体,如(玻璃)、(松香)、(琥珀)、(珍珠)等就不是晶体。

8、制造晶体的方法:1.(减少水分);2.(降低温度)。

9、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10、(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使用显微镜的步骤:①安放;②对光;③上片;④调焦;⑤观察。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后来人们又研制出了(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11、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13、洋葱表皮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生物)都是由(细胞)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里面是怎样连接的》教案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