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生物地理 > 高三生物 > 期末复习 > 正文

: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人与生命活动的调节(含答案)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01
:




 
1.由五年考频可看出,本专题着重考查兴奋的传导与传递过程、激素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及其作用特点等。
2.在题型方面,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考查到。在命题形式方面,常以神经调节或激素调节的过程模式图、神经递质或激素与靶细胞的作用机理模式图呈现,常结合物质运输方式、ATP进行考查且多以非选择题为主。
3.考纲新变化:考纲第2条“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到和传递”表述更加准确,预计2018年高考对专业术语的准确性要求更高;考纲第5条“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的要求由II变为了I,降低了要求。备考时要构建兴奋的产生与传导、传递过程模型。通过列表比较识记动物和人体激素的种类、化学本质及生理作用。结合实验或实例分析激素的功能等。
 
 
 
考点一神经调节
1.兴奋的产生与传导
 
(1)兴奋的产生
①静息电位膜电位:内负外正机理:K+外流
②动作电位膜电位:内正外负机理:Na+内流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①传递特点:单向传递。
②神经递质释放的方式为胞吐。
③递质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糖蛋白)识别,其作用效果是促进或抑制下一个神经元的活动。
2.神经调节中常考的物质运输方式
(1)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是K+外流,动作电位的形成主要是Na+内流,它们都是从高浓度→低浓度,需要通道蛋白,属于协助扩散。
(2)静息电位恢复过程中,需要借助钠—钾泵逆浓度梯度将Na+从膜内泵到膜外,将K+从膜外泵入膜内,且需要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3)神经递质释放的过程属于非跨膜运输中的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3.兴奋性递质与抑制性递质
(1)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提高膜对阳离子尤其是Na+的通透性,Na+的内流使突触后膜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2)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
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人与生命活动的调节(含答案)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