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由五年的考频可以看出本专题在全国卷高考中考查的主要内容是探索生物的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和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2.在题型方面,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命题形式方面,注重生物学史、遗传学研究方法的考查。题目信息以文字、表格、流程图以及曲线图的形式呈现,考查学生的获取信息和理解能力。
3.2018年的考纲无变化,本专题为识记和理解性知识,因此复习本专题的重点是理解DNA的结构和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
考点一遗传物质的探究实验
1.两个经典实验遵循相同的实验设计原则——对照原则
(1)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的相互对照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相互对照
注:用32P标记1个噬菌体侵染31P大肠杆菌,释放的m个噬菌体中只有2个噬菌体含32P,有m个含31P,有0个DNA双链均含32P。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的放射性分析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实际上 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沉淀物中应具有很高的放放射性 上清液中有较高的放射性,沉淀物中不含放射性
理论上 在离心后的上清液中也有一定的放射性 沉淀物中也出现少量的放射性
原因 ①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②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细胞内增殖后释放出子代,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搅拌不充分,有少量含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随大肠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
例1. 利用两种类型的肺炎双球菌进行相关转化实验。各组肺炎双球菌先进行图示处理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