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人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理解作者在课文中讲述的人生哲理。
二、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说理的方法。
三、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一、理解作者在课文中讲述的人生哲理。
二、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
一、如何准确理解课文中讲述的人生哲理。
二、如何准确概括课文各部分的内容。
课型:略读课。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1、导语:“在第九课中,冰心把生命比作春水和小树。那么,今天的外国作家会把生命比做什么呢?”
2、参照注释,对作者做简单的介绍。勃兰克斯,丹麦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
3、学生速读课文,参照课前提示,将课文分成四个部分。
4、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第一部分。这里的高塔象征了什么?人生。作者为什么用高塔来比喻人生?改成道路如何?体现了攀登的特征。联系课后练习一,概括本部分的内容。第一个场面是描述人类攀登高塔的情景,说明人的生命历程有攀登就必然有摔落,这是对立统一的。但最初的攀登是年轻时的生活经历,心理感受是新鲜,带着留恋,带着对未来的希望;再后来攀登就艰难许多,缺乏新鲜感,不再留恋什么。
5、分组讨论,概括出后三个部分的内容,完成课后练习一。
</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