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优秀教案 > 语文教案 > 八年级 > 正文

:2019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4灯笼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01
:4 灯 笼

1.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散文优美的意境。
2.品味文章精当的语言,把握文章的线索及作用,学习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3.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品味传统文化中寄寓的爱国之情。

一、导入新课
提到灯笼,我们或联想到春节张灯结彩的喜庆,或想起宫廷戏中穿梭在紫禁城的点点灯火。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灯笼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是生活和情感的纽带,记录着亲情,抒写着繁华,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让我们走进吴伯箫散文名篇《灯笼》,感受一下那个特殊时期的作者情怀。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了解传统“灯笼”文化
1.作者简介。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于1938年4月投奔革命圣地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曾担任边区政府教育厅中等教育科科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兼总编辑。
2.灯笼文化。
大红灯笼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至今仍在中华大地流传着。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如今,红灯笼更是风行全国,制作更加精美。
在中国人眼中,红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象征着幸福、光明、活力、圆满与富贵,所以人人都喜欢。每逢重大节日、良辰喜庆之时,全国许多城镇的街道、商店、公园,甚至一些大型建筑物和私家宅院的门口,都会挂起圆圆的大红灯笼。到了夜晚,一盏盏灯笼点亮,红光四射,显得隆重热烈、喜气洋洋。
目标导学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课文,并思考文章为什么以《灯笼》为题。
明确:“灯笼”是文本的线索,作者正是通过描写有关灯笼的事情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2.找到文本围绕“灯笼”记叙事情的段落,并说说围绕“灯笼”具体写了哪些事。
明确:第③段,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第⑤段,母亲接过纱灯,递给消夜食品;第⑥段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第
2019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4灯笼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标签: 灯笼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