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一、教学目标
(三)知识技能
①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②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 ——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过程方法
①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本节的探究活动
②通过实验和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价值
认同绿色植物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重要意义,自觉形成爱护绿色植物的美好情感;通过参加绿化校园或社区活动,初步形成 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难点: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据统计,全世界生物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烧所消耗的氧气量每秒平均为10000Kg。以这样的速度来计算,大气中的氧在3000年就会用完,那生物不是都要死亡了吗?
②复习:植物及人体呼吸都是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的,那么,是否有生物会产生氧气,消耗二氧化碳呢?
③问:如何证实呢?
学生猜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
(二)学习新课
一、探究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我们知道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太阳提供的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放出氧气,如何来证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二氧化碳;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产物是有机物与氧气?
1.光合作用的原料:水 (海尔蒙特实验)
2.条件:光与产物是:有机物(叶的部分遮光与产物用碘液检验)
3.场所:叶绿体(恩吉尔曼实验以及银边常春藤叶的实验)
4.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提示: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探讨,思考,尝试设计,得出最终方案。
实验、观察、写出实验现象。
讨论得出实验结论。
思考题:
①此实验中有几个变量?
②当实验中出现不止一个变量时该如何处理?③书本上为什么丙中不放植物?
④为什么甲要放在黑暗处?
⑤乙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甲和丙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⑥在实验中你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