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⑴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及意义。
⑵描述气孔的组成及开闭原理。
(二)过程方法
⑴能够通过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和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的能力、画图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
⑵培养学生运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价值
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⑴制作并观察叶表皮的临时装片⑵描述气孔的组成开闭原理。
⑶气孔的开闭与蒸腾作用的关系,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难点:解释气孔开闭原理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展示资料(投影片):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要消耗200Kg以上的水,大致情况如下表所示:
生长期中总吸水量 204228g 100%
作为组成成分的水 1872g 0.29%
维持生理过程的水 250g 0.12%
? ? ?
产生疑问:
⑴植物吸收的水分中大约99%的水哪里去了?
⑵水是从哪儿散失的?
学生阅读资料,计算。
(二)学习新课
一、实验: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
展示实验,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分析:
⑴塑料袋内壁上的小水珠哪里来的?
⑵比较两个瓶内水的液面高度是否发生了变化,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⑶你得出什么结论?
⑷生活中还有哪些与本实验类似的现象?
提问:水蒸气到底是从叶片的什么结构中跑掉的呢?
二、蒸腾作用
学生展示课前准备的测定蒸腾作用的实验结果并描述实验现象。分析、讨论和交流,得出蒸腾作用的概念。
三、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
图片:大棚种植,这是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类似于本实验的现象。
为什么植物的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呢?叶上面是否存在着与蒸腾作用有关的特殊结构呢?
图片:叶的结构图,我们在初一观察叶的结构时,叶的表皮除保护作用外,还具有控制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