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上课记》王小妮/著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1.12
这是一本难得一见的“教后感”结集,它记录了来自城市、更来自农村的“90后”一代大学生彷徨、躁动又不失纯真的日常生活和思考。其中不仅收录了2006至2010这五年间,王小妮在海南大学人文学院开设影视写作课程期间的教学笔记,还摘选了部分学生作业和邮件。
作为一位诗人,王小妮有更为敏锐的心思,去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种种经验,也耐心观察着年轻学生们的精神和思考状态。她深深地理解学生们的焦虑:“面对现实,批评今天的大学生太急功近利是最无力和最不人性的。如果他们不焦急,不知道养活自己和改变父母的生活,反而有问题。”她反对学生们使用僵化的“好词好句”,让他们用自己的方言去朗读诗歌、表演小品,唤醒最亲切鲜活也最原初的感觉。她尤其关注那些出身底层和农村的学生,提醒他们自己的经历就是一个宝库,不必急于洗去自己身上的“土气”。王小妮的文字,让我们在这个喧嚣的时代,重新想起“理想主义”这个几乎被遗忘、又被误读无数的词汇。
6.《给青年教师的15封信:教育家对话新任教师》[美]乔纳森·考泽尔/著 史亚娟/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1
在美国,有这样一位教育家,他深入课堂,了解教师们的教和学生们的学;常常亲自给孩子们上课,让孩子们在观点冲突的讨论中各抒己见,发现自我;他和不少小学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甚至当自己心中烦恼的时候,会和孩子们约谈,从他们身上获取前进的动力;他和孩子们一道在管理状况糟糕的食堂就餐,了解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他和很多学生的家长、学生的祖父母成了好朋友,和他们谈论生活和教育,有时能到凌晨两点……他就是乔纳森·考泽尔,一个以“一手经验写书”著称的教育家。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