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物理 > 高三上册 > 月考试题 > 正文

: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11-07
: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时间: 100分钟   分值:120   命题审校:刘滨  耿宝彬
第Ⅰ卷(选择题 共3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选出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B.速度很大时,加速度可以为零
C.速度变化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D.速度方向一定不能与加速度方向垂直
2.如图,P是位于水平的粗糙桌面上的物块。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将P小盘相连,小盘内有砝码,小盘与砝码的总质量为m。在P运动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P在水平方向受到的作用力与相应的施力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力mg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
B. 重力mg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
C. 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
D. 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
3.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可以明显地看出滑动的痕迹,即常说的刹车线,由刹车线长短可以得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大小,因此刹车线的长度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若汽车轮胎跟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是0.6,刹车线长是12m,则可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大约是(    )         
     A.6m/s    B.12m/s   C.14m/s    D.20m/s
4、在用滴水法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调整自来水管的阀门(开关),使得第一滴水落地时,第二滴水正好开始下落,测出从第一滴水开始下落到第N滴水落地所用的时间为t,以及水下落的高度为h,滴水的周期为T 。则所测重力加速度g 及T的表达式应为(  )
A、g=2hN2/t2           B、 g=hN2/t2
C、g=2h(N-1)2/t2       D、g=2h(N+1)2/t2
5、从某一高度相隔1s先后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阻力,它们在空中任一时刻(   )
A、甲乙两球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B、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大
C、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D、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小,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小
6.物体A的质量为lkg,置于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 = 0. 2.从t = 0开始物体以一定初速度υ0向右滑行的同时,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 = 1N的作用,则能反映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f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下图中的哪一个?(取向右为正方向,g=10m/s2)(  A   )。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7.下列对力和运动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
B.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C.牛顿认为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8.下面各图中A球系在绝缘细线的下端,B球固定在绝缘平面上,它们带电的种类以及位置已在图中标出。A球能保持静止的是(AD)





9.在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t1时刻,速度达较大值v1时打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在t2时刻以较小速度v2着地。他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空降兵在0~t1或t1~t2时间内的的平均速度的结论正确的是(    )
A.0~t1,       B.t1~t2,
C.t1~t2,     D.t1~t2,

10.一木块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分别受到与水平方向成q1角、q2角的拉力F1、推力F2(如图,木块的加速度为a。若撤去F2,则木块的加速度                (   )
A.必然增大      B.必然减小  
  C.可能不变      D.可能增大
11.如图1所示,A与B两个物体用轻绳相连后,跨过无摩擦的定滑轮,A物体在水平面上Q位置时处于静止状态,若将A物体移到P位置,仍然能够处于静止状态,则A物体由Q移到P后,作用于A物体上的力中增大的是 (    )
A.地面对A的摩擦力      B.地面对A的支持力
C.绳子对A的拉力       D.A受到的合力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2分)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2. (1) (4分)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时点,在这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长为14.56 cm,CD长为11.15 cm,DE长为13.73 cm,则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 (4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①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 理想实验法        B. 等效替代法
C. 控制变量法         D. 建立物理模型法

13.(10分)某同学用一个测力计(弹簧秤)、木块(系有细线)去粗略测定该木块跟一个固定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设此斜面的倾角不大,不加力时,木块放在斜面上能保持静止.
 ①写出实验的主要步骤. (解答写在答题卷上)
 ②推导出μ的计算式(列出主要方程式和结论) (解答写在答题卷上)

四、本题共5小题,共6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12分)一滑块以某初速度从斜面底端滑到斜面顶端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斜面长L.滑块通过最初3L/4时所需的时间为t.求:
(1)滑块从斜面底端滑到顶端所需时间;
(2)滑块的初速度。
15.(12分)一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它的质量是m,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用平行于水平面的力F分别拉物体,得到加速度a和拉力F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在利用图象求这个物体的质量m时。
甲同学分析的过程是:从图象中得到F=12N时,物体的加速度a=4m/s2, 根据牛顿定律导出:得:m=3kg
乙同学的分析过程是:从图象中得出直线的斜率为:k=tan45°=1, 而,所以m=1kg。
(1)请判断甲、乙两个同学结论的对和错,并简要说明错误的原因。
(2)利用图象求出这个物体的质量m和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16.(13分)如图,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10kg的滑块,滑块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 μ=0.3,弹簧劲度系数k=500N/m。一根细线连于滑块上,当细线与水平成300角。拉力F=100N时滑块静止,此时弹簧伸长15cm.(1)求滑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2)若将细线剪断,求剪断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小。(g=10m/s2)


17.(13分)如图所示,A、B是系在绝缘细线两端,带有等量同种电荷的小球,其中mA=0.3kg,细线总长为58cm,现将绝缘细线通过O点的光滑定滑轮,将两球悬挂起来,两球平衡时,OA的线长等于OB的线长,A球依于光滑绝缘竖直墙上,B球悬线OB偏离竖直方向600角,求:
(1)B球的质量;
(2)细绳中的拉力大小

18.(14分)一辆长为L1=5m的汽车以v1=15m/s的速度行驶,在离铁路与公路交叉点s1=175m处,汽车司机突然发现离交叉点s2=200m处有一列长L2=300m的列车以v2=20m/s的速度行驶过来,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汽车司机应采取什么措施?(设汽车运动为匀变速且不考虑司机的反应时间;不考虑汽车和火车的宽度)





高三物理试卷答题卷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18分)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二、多选题(每题5分,共20分)
题号
7
8
9
10
11
答案






三、实验题:本题共 2小题,共 18分

12、 (1)         ,        

(2) ①       ,② (    )
                   
13、①写出实验的主要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推导出μ的计算式(列出主要方程式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64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 写出数值的单位)
14.














15.




















16.


















17.



















18.




































高三物理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18分)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B
D
B
A
C
A
二、多选题(每题5分,共20分)
题号
7
8
9
10
11
答案
BCD
AD
AD
CD
AB
三、实验题:本题共 2小题,共 18分
12、 (1) 0.986        ,   2.58      
(2) ①   F′    ,② (   B   )
13、①写出实验的主要步骤.
   1.用弹簧秤测量物体的重力G;
2.将木块放在斜面上,用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木块,计下弹簧秤示数F1;
3. 将木块放在斜面上,用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下拉木块,计下弹簧秤示数F2
 ②推导出μ的计算式(列出主要方程式和结论)
  设斜面倾角θ,
F1=Gsinθ+μGcosθ
F2=μGcosθ-Gsinθ         

μ=

14.    (1)T-2t   (2)v=L/t
15. 解  (1)甲、乙两同学的分析都错。             
甲错在把水平力F当作合外力,而物块受摩擦力f=4N           
 乙错在由于a轴和F轴的标度不同,斜率k不等于tan450           
(2)由图知:地面摩擦力f=4N,由F—f=ma代入数据得:m=2kg                                         
又水平地面 f=μmg 代入数据得μ=0.2
16.  (1)f=11.6N,方向向左
(2)a=4.5m/s2
17.  解:对A球有: T―mAg―Fsin30º=0  
N―Fcos30º=0   
对B球有:Tcos60º+Fcos60º=mBg 
Tsin60º=Fsin60º   
由以上解得:mB=0.6kg      T=6N 
        
18.   汽车匀加速运动,加速度a≥0.6m/s2;
或者汽车减速运动停止,加速度a≥0.643m/s2










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上一篇: 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
下一篇: 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