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物理 > 高三上册 > 月考试题 > 正文

:高三物理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11-07
:高三物理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物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第Ⅰ卷选择题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卷内的答题表内;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上,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2.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1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物体B的受力个数为  
A.2     B.3     C.4   D.5  
2.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力F垂直于斜面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F越大,物体所受摩擦力越大
B.力F越小,物体所受摩擦力越小
C.力F越大,物体所受摩擦力可能越大,也可能越小
D.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与力F无关
3.如图所示,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轻弹簧上叠放着两个物块A、B,它们的质量都是2kg,都处于静止状态.若突然将一个大小为10N的竖直向下的压力加在A上,在此瞬间,A对B的压力大小为
A.35N   B.25N    C.15N   D.5N
4.如图所示,斜面上有a、b、c、d四个点,从低到高排列,ab=bc=cd.从a点正上方的O点以速度v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它落在斜面上b点.若小球从O点以速度2v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它落在斜面上的 
A.b与c之间某一点             B.c点
C.c与d之间某一点             D.d点
5.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固定有一个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轨道,其端点P在圆心O的正上方,另一个端点Q与圆心O在同一水平面上.一只小球(视为质点)从Q点正上方某一高度A处自由下落.为使小球从Q点进入圆弧轨道后从P点飞出,且恰好又从Q点进入圆弧轨道,小球开始下落时的位置A点到Q点的高度差h应该是 
A.R   B.   C.  D.无论h是多大都不可能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6.铁道部决定在前3次火车提速的基础上还将实行两次大提速,旅客列车将在500km左右的距离内实现“夕发朝至”,以进一步适应旅客要求.为了适应提速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车的功率可保持不变
B.机车的功率必须增大
C.铁路转弯处的路基坡度应加大
D.铁路转弯处的路基坡度应减小
7.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5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现同时撤去大小分别为10N和15N的两个力,其余的力保持不变,关于此后该物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10m/s2
B.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大小是5m/s2
C.可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5m/s2
D.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10m/s2
8.质量为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如图所示,第一次小球在水平力F1的作用下,从平衡位置A点缓慢地移到B点,力F1做的功为W1;第二次小球在水平恒力F2的作用下,从平衡位置A点移到B点,力F2做的功为W2,则 
A.W1一定等于W2        B.W1可能等于W2
C.W1可能大于W2        D.W1可能小于W2
9.如图所示的装置,用两根细绳拉住一个小球,两细绳间的夹角为θ,细绳AC呈水平状态.现将整个装置在纸面内顺时针缓慢转动,共转过90°.在转动的过程中,CA绳中的拉力F1和CB绳中的拉力F2的大小发生变化,即 
A.F1先变小后变大                 B.F1先变大后变小
C.F2逐渐减小                    D.F2最后减小到零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9分)
三、填空题:本题共 4小题,共 43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0.(9分)如图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cm,如果取g=10m/s2,那么:
(1)闪光频率是  ▲  Hz.
(2)小球运动中水平分速度的大小  ▲  __ m/s.
(3)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  ▲  __m/s.
11.(12分)现要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物理规律.给定的器材如下:一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斜面(如图)、小车、计时器一个、米尺.
(1)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实验步骤(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
①让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点A1从静止开始下滑至斜面底端A2,记下所用的时间t.
②用米尺测量A1与A2之间的距离s,则小车的加速度a=  ▲  .
③用米尺测量A1相对于A2的高度h.设小车所受重力为mg,则小车所受的合外力F=
   ▲  __.
④改变  ▲  ,重复上述测量.
⑤以h为横坐标,1/t2为纵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图.如能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可以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规律.
(2)在探究如何消除上述实验中摩擦阻力影响的过程中,某同学设计的方案是:
①调节斜面倾角,使小车在斜面上匀速下滑.测量此时A1相对于斜面底端A2的高度h0.
②进行(1)中的各项测量.
③计算与作图时用(h-h0)代替h.
对此方案有以下几种评论意见:
A.方案正确可行.
B.方案的理论依据正确,但利用所给的器材无法确定小车在斜面上是否做匀速运动.
C.方案的理论依据有问题,小车所受摩擦力与斜面倾角有关.
其中合理的意见是 ▲ .
12.(12分)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轨道ABC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它的底端与光滑水平轨道相切于A点.质量为m的小球以某一初速度在水平轨道上向半圆轨道滑行,到达最高点C离开半圆轨道后,落在水平轨道的P点,PA=4R.则
(1)小球在C点对半圆轨道的压力大小为
  ▲  .
(2)小球通过C点前、后瞬间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  .
(3)小球在水平轨道上的初速度大小为v0=  ▲  .
13.(10分)在公园里我们常能看到各种漂亮的喷泉,仔细观察从粗细均匀的水管管口竖直向上喷出的水柱形状,上升阶段的水柱呈  ▲  上粗下细状(选填“上细下粗”、“上粗下细”、“粗细均匀”).设管口的横截面积为S,喷出的水柱最大高度为H,水的密度为ρ,空气阻力不计,则喷泉喷出的水流在空中的质量为  ▲4ρSH  .

四、计算或论述题:本题共 3小题,共 46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14分)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小球套在细斜杆上,斜杆与水平方向成a=30°角,球与杆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m=,球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20N作用下沿杆向上滑动.g取10m/s2.
(1)在答题卡的方框中画出小球的受力图.
(2)求球对杆的压力大小和方向.
(3)小球的加速度多大?














15.(16分)一质量为m的质点,系于长为R的轻绳的一端,绳的另一端固定在空间的O点,假定绳是不可伸长的、柔软且无弹性的.今把质点从O点的正上方离O点的距离为的O1点以水平的速度抛出,如图所示.试求;
(1)轻绳即将伸直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为多少?
(2)当质点到达O点的正下方时,绳对质点的拉力为多大?




























16.(16分)如图所示,质量M=10kg、上表面光滑的足够长木板在F=5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v0=5m/s初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运动.现有足够多的小铁块,它们质量均为m=1kg,将一铁块无初速地放在木板最右端,当木板运动了L=1m时,又无初速地在木板最右端放上第二个铁块,只要木板运动了L就在木板最右端无初速放一铁块.(g=10m/s2)求:
(1)第一个铁块放上后,木板运动lm时,木板的速度多大?
(2)最终能有几个铁块留在木板上?
(3)最后一个铁块与木板右端距离多大?



高三物理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