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物理 > 高三上册 > 月考试题 > 正文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11-07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入答题卡中,每小题4分,共48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
1.在核反应方程的括弧中,X所代表的粒子是       (  )
   A.           B.         C.            D.
2.下面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布朗运动反映的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C.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
D.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是由于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的碰撞作用产生的
3.07全国卷Ⅱ如图,P是一偏振片,P的透振方向(用带箭头的实线表示)为竖直方向。下列四种入射光束中哪几种照射P时能在P的另一侧观察到透射光?         (  )
A、太阳光              B、沿竖直方向振动的光
C、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光        D、沿与竖直方向成450角振动的光



4.下面四个图象依次分别表示四个物体A、B、C、D的加速度、速度、位移和滑动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其中物体可能受力平衡的是    (  )







5.刘翔是我国著名的田径运动员,在多次国际比赛中为国争光。已知刘翔的身高为H,在奥运会的110m栏比赛中(直道),在终点处,有一站在跑道旁边的摄影记者用照相机给他拍摄最后冲刺的身影,摄影记者使用的照相机的光圈(控制进光量的多少)是16,快门(曝光时间)是s,得到照片后测得照片中刘翔的身高为h,胸前号码布上模糊部分的宽度为L,由以上数据可以知道刘翔的                                 (  )
  A、110m栏成绩            B、冲线速度
  C、110m内的平均速度         D、110m栏比赛过程中发生的位移的大小
6.如图所示,自由下落的小球,从接触竖直放置的弹簧开始到弹簧的压缩量最大的过程中,小球所受合外力及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  )
   A.合力变小,速度变小
   B.合力变小,速度变大
   C.合力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D.合力先变大,后变小,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7.如图所示,小车的质量为M,人的质量为m,人用恒力F拉绳,若人与车保持相对静止,且地面为光滑的,又不计滑轮与绳的质量,则车对人的摩擦力可能是   (  )



  C.,方向向左    D.,方向向右
8.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可以明显地看出滑动的痕迹,即常说的刹
车线。由刹车线长短可以得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大小,因此刹车线的长度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
重要依据。若汽车轮胎跟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是0.6,刹车线长是12m,则可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
大约是                                                          (  )
    A.7m/s          B.10m/s         C.12m/s         D.20m/s
9.(05年全国高考)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与一电池相连。在电容器的两板间有一带正电的质点处于静止平衡状态。现将电容器两板间的距离增大,则           (  )
A.电容变大,质点向上运动      B.电容变大,质点向下运动
C.电容变小,质点保持静止      D.电容变小,质点向下运动
10.如图所示,质量为的物体2放在正沿平直轨道向右行驶的车厢底板上,并用竖直细绳通过光滑定滑轮连接质量为的物体,与物体1相连接的绳与竖直方向成角,则 (  )
  A. 车厢的加速度为
  B. 绳对物体1的拉力为
  C. 底板对物体2的支持力为
  D. 物体2所受底板的摩擦力为
11. 07山东卷如图所示,某区域电场线左右对称分布,M、N为对称线上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M点电势一定高于N点电势
B.M点场强一定大于N点场强
C.正电荷在M点的电势能大于在N点的电势能
D.将电子从M点移动到N点,电场力做正功

12.07全国卷Ⅰ如图所示,LOO’L’为一折线,它所形成的两个角∠LOO’和∠OO’L‘均为450。折线的右边有一匀强磁场,其方向垂直OO’的方向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在t=0时刻恰好位于图中所示的位置。以逆时针方向为导线框中电流的正方向,在下面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电流—时间(I—t)关系的是(时间以l/v为单位)                (  )




把上面的选择题的答案写在下表中,否则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实验题:(13题10分,14题6分,共16分)
13.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定激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激光器发出一束直径很小的红色激光进入一个一端装有双缝、另一端装有感光片的遮光筒,感光片的位置上出现一排等距的亮线.

(1)这个现象说明激光具有   性.
(2)某同学在做“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时,第一次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A条纹中心时如图甲所示,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第二次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B条纹中心线时如图乙所示,游标卡尺的读数如图丁所示.已知双缝间距为0. 5 mm,从双缝到屏的距离为L=1m,则图丙中游标卡尺的示数为   mm.图丁中游标卡尺的示数为   mm.,所测光波的波长为       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如果实验时将红激光换成蓝激光,屏上相邻两条纹的距离将     。

14.用金属制成的线材(如纲丝、钢筋)受到的拉力会伸长,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发现,金属丝或金属杆在弹性限度内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这就是著名的胡克定律.这个发现为后人对材料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现有一根用新材料制成的金属杆,长为4m,横截面积为0. 8 cm2,设计要求它受到拉力后的伸长不超过原长的1/1 000,由于这一拉力很大,杆又较长,直接测试有困难,就选用同种材料制成样品进行测试,通过测试取得数据如下:

(1)根据测试结果,推导出线材伸长x与材料的长度L、材料的横截面积S及拉力F的函数关系为       。
(2)在寻找上述关系中,你运用哪种科学研究方法?       。
(3)通过对样品的测试,求出新材料制成的金属细杆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约       。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15-16每题6分,17-18每题10分,共32分,解答应写明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
15.民用航空客机的机舱除了有正常的舱门和舷梯连接供旅客上下飞机,一般还设有紧急出口的舱门,会自动生成一个由气囊构成的斜面,机舱中的人可沿斜面滑到地面上来,若机舱离气囊底端的竖直高度h=2.0m,气囊所构成的斜面长度为s=2.5m,设人从静止滑下,人在气囊上滑动时动摩擦因数μ=0.50。求:
  ①人滑到底端时速度多大?
    ②人滑到底端用多少时间?


16.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物体原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75,一个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大小F=20N的力拉物体,使物体匀加速运动,2s后撤去拉力. 求物体在地面上从静止开始总共运动多远才停下来?(sin37°=0.6,cos37°=0.8,g=10m/s2)






































17.质量为40kg的雪撬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向下滑动,如图甲所示,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今测得雪撬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且AB是曲线的切线,B点坐标为(4,15),CD是曲线的渐近线。试求空气的阻力系数k和雪撬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μ(g=10 m/s2)
































18.07北京卷两个半径均为R的圆形平板电极,平行正对放置,相距为d,极板间的电势差为U,板间电场可以认为是均匀的。
一个粒子从正极板边缘以某一初速度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两极板之间,到达抚极板是恰好落在极板中心。
已知质子电荷为e,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均视为m,忽略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求:
(1)极板间的电场强度E;
(2)粒子在极板间运动的加速度a;
(3)粒子的初速度v0。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入答题卡中,每小题4分,共48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
把上面的选择题的答案写在下表中,否则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AD
ABD
CD
BD
C
ACD
C
D
BD
AC
D
二、实验题:
13、(1)波动;(2)11.5 ,16.5;6.510-7(3)变小
14、10. 答案:(1)(其中k为比例系数);(2)控制条件法(或控制变量法、单因子法、归纳法);(3)104 N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15-16每题6分,17-18每题10分,共32分,解答应写明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
15、5m/s ;1s
16、50/3m
17、μ=1/8 ;k=200N.s/m
18、(1)极间场强;
(2)粒子在极板间运动的加速度 
(3)由,得: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上一篇: 高三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下一篇: 高三物理上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