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物理 > 高三上册 > 月考试题 > 正文

: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3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11-07
: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考试时间 120分钟  满分150分)
考生请注意,考试完毕后只交答题卡和答卷
第一卷  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到答题卡上)
1、在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且推翻“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及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
A.亚里士多德、伽利略    
B.亚里士多德、牛顿
C.伽利略、爱因斯坦  
D.伽利略、牛顿
2、一只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始终为5m/s,在流速为3m/s的河中航行,则河岸上的人能看到船的实际航速大小可能是 
A.1m/s     B.3m/s      C.8m/s      D.10m/s
3、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方向一定是变化的
B.物体做圆周运动,所受的合力一定指向圆心
C.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该物体一定做直线运动
D.物体运动的速率在增加,所受合力方向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同
4、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倾斜的木板上,木板的倾角a为30°和45°时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恰好相同,则物块和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
A、1/2      
B、/2 
C、/2     
D、/2   
5、物体以速度v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B两点间,需时为t.现在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匀加速(加速度大小为a1 )到某一最大速度vm后立即作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至B点停下,历时仍为t,则物体的                      
 A.vm 只能为2v,无论a1 、a2为何值  
B.vm 可为许多值,与a1 、a2的大小有关
 C.a1 、a2的值必须是一定的         
D.a1 、a2必须满足

6、蹦级是一种极限体育项目,可以锻炼人的胆量和意志。运动员从高处跳下,弹性绳被拉展前做自由落体运动,弹性绳被拉展后在弹性绳的缓冲作用下,运动员下落一定高度后速度减为零。在这下降的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性绳拉展前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弹性绳拉展后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
B.弹性绳拉展后运动员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
 C.弹性绳拉展后运动员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D.运动员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7、一质点在如图所示的随时间变化的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在0-1s内的加速度与1-2s内的加速度相同
B、质点将沿着一条直线运动
C、质点做往复运动
D、质点在第1s内的位移与第3s内的位移相同
8、一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如果半径不变,而速率增加到原来速率的3倍,其向心力增加了64 N,则物体原来受到的向心力的大小是
A.16 N              B.12 N             C.8 N              D.6 N
9、压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某位同学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电梯运动状态的装置,其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将压敏电阻平放在电梯内,受压面朝上,在上面放一物体 m ,电梯静止时电流表示数为I0 ,电梯在不同的运动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甲、乙、丙、丁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电梯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乙图表示电梯可能做匀加速上升运动
C、丙图表示电梯可能做匀加速上升运动 
D、丁图表示电梯可能做变减速下降运动
10、如图所示,小车上有一定滑轮,跨过定滑轮的细绳一端系一重球(可视为质点),另一端系在一轻质弹簧上,弹簧竖直固定在小车上.开始时小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当小车匀加速向右运动时(    )
A.弹簧的拉力、小车对地面的压力均增大
B.弹簧的拉力、小车对地面的压力均变小
C.弹簧的拉力变大,小车对地面的压力不变
D.弹簧的拉力不变,小车对地面的压力变大


第二卷 非选择题(共110分)
二、实验、计算题 (8个小题,共11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1)(4分)已知打点计时器接的交流电频率是f,用它记录一个匀变速运动小车的位移,打出的一条纸带和已选好的计数点0、1、2、3、4、5如图所示.某同学测量出1与2两点间的距离为,4与5两点间的距离为,由此可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  _.


(2)(8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图表示用同一套器材测量铁块P与长金属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两种不同方法。甲图使金属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手通过弹簧秤向右用力F拉P,使P向右运动;乙图把弹簧秤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力F水平向左拉金属板,使金属板向左运动。










①这两种测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中,采用   方法更好一些。 (填甲或乙)
理由是:                               
                                     。
②图中已把(甲)、(乙)两种方法中弹簧秤的示数情况放大画出,则铁块P与金属板Q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        。
12、(12分)探究光滑斜面上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及斜面倾角有无关系,若有得出定性结论。提供器材有: A.光滑木板,长度为L   B.小车,质量为M    C.钩码若干个,每个质量为m   D.长方体木块(垫木板用)    E.米尺      F.秒表
(1)实验过程:第一步:在斜面倾角不变时,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中,通过向小车放入钩码来改变物体质量,只要测出小车由顶点滑至底端用时t,就可以由公式求出a,则a= ___________  ,某同学记录了数据如下表所示:




M
M+m
M+2m
1
1.42
1.42
1.40
2
1.40
1.42
1.39
3
1.41
1.39
1.42









根据以上信息,在误差范围内,我们发现质量改变之后平均用时       (填改变或不改变),经过分析你得出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为                 。
第二步:在物体质量不变时,探究加速度与倾角的关系:
实验中通过改变长方体木块与木板相对位置来改变倾角,因为没有量角器,我们可以测量出木板顶端到水平面高度h,那么倾角的正弦值Sina=h/L。某同学记录下h和加速度如下表:
木板长L(米)
1.00
h(米)
0.10
0.20
0.30
0.40
0.50
Sina=h/L
0.10
0.20
0.30
0.40
0.50
加速度a(m/s2)
0.970
1.950
2.925
3.910
4.900

先在下列图像中通过选定适当的坐标轴后并描点作图,后由图线可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    ; 进一步分析可知光滑斜面上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与倾角的关系为       。
(2)本实验所采用的探究方法是                  。















物理答卷
二、实验、计算题(共110分)
  11、 (1)                            
    (2)①这两种测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中,采用    方法更好一些。 (填甲或乙)
  理由是:                                    。
      ②图中已把(甲)、(乙)两种方法中弹簧秤的示数情况放大画出,则铁块P与金属板Q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        。
12、(1)第一步: a=            ;           (填改变和不改变)
   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为                          

   第二步:在右图上作图;
由图线可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     
进一步分析可知光滑斜面上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与倾角的关系为                 。

(2)本实验所采用的探究方法是         。


13、(14分)假期中,小芳和一些同学乘坐火车外出旅游,当火车在一段平直轨道上匀加速行驶时,小芳对其他同学说:“我们能否用身边的器材测出火车的加速度?”许多同学参与了测量工作,小芳和小红的测量过程如下:他们一边看着窗外每隔100m的路标,一边用手表记录着时间.他们观测到从第一根路标运动到第二根路标的时间间隔为12s,从第一根路标运动到第三根路标的时间间隔为22s.请你根据他们的测量情况,求:
(1)火车的加速度大小;
(2)他们到第三根路标时的速度大小.










14、(14分)如图所示,质量m=0.78kg的金属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向右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F=3.0N,方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⑴求金属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⑵如果从某时刻起撤去拉力F,求撤去拉力后金属块还能在桌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













15、(14分)跳起摸高是中学生进行的一项体育活动,某同学身高1.80m,质量65kg,站立举臂手指摸到的高度是2.25m,此同学用力蹬地竖直跳离地面历经0.3s,设他蹬地的力大小恒定为1300N,求该同学(g取10m/s2)
(1)刚跳离地面时的速度;
(2)跳起可摸到的高度.








16、(14分)在海边高80m的悬崖上,海防部队进行实弹演习,一平射炮射击离悬崖水平距离为1000m,正以10m/s的速度迎面开来的靶舰,击中靶舰。试求:(g取10m/s2)
(1)炮弹发射的初速度;
(2)靶舰中弹时距离悬崖的水平距离.














17、(14分)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端系有一劲度为k的弹簧,弹簧下端连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球被一垂直斜面的挡板A挡住,此时弹簧没有形变,若A以加速度a(a (1)从挡板开始运动到球板分离所经历的时间t;
(2)从挡板开始运动到小球速度最大时,球的位移x。













18、(16分)如图所示为车站使用的水平传送带的模型,它的水平传送带的长度为L=8m,
传送带的皮带轮的半径均为R=0.2m,传送带的上部距地面的高度为h=0.45m,现有一个
旅行包(视为质点)以v0=10m/s的初速度水平地滑上水平传送带.已知旅行包与皮带之间
的动摩擦因数为μ=0.6.皮带轮与皮带之间始终不打滑. g取10m/s2.讨论下列问题:
 ⑴ 若传送带静止,旅行包滑到B端时,人若没有及时取下,旅行包将从B端滑落.则
包的落地点距B端的水平距离为多少?
⑵ 设皮带轮顺时针匀速转动,若皮带轮的角速度ω1=40 rad/s,旅行包落地点距B端的
水平距离又是多少?
⑶ 设皮带轮以不同的角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画出旅行包落地点距B端的水平距离s
随皮带轮的角速度ω变化的图象.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C
C
C
AD
B
BC
C
ACD
C

非选择题:
11 (1) (4分)
(2)①乙 (2分)
理由:对于乙方法,无论木板怎样抽出,只要物块静止,弹簧秤示数即为物块受到的摩擦力;而甲方法,只有当物块匀速时,弹簧秤示数才是物块受到的摩擦力。(4分)
②2.40N (2分)

12(1)第一步: 2L/t2 (2分)  不改变(1分)
在倾角不变的条件下,a与m无关 。 (2分)
    第二步:作图(2分)  9.75-9.78m/s2 (1分)
a=KSina ( 或文字表述也可 )   (2分)
(2)控制变量法   (2分)




13.(1)火车从第一根路标到第二根路标的过程,中间时刻速度
        (3分)
火车第二根路标到第三根路标的过程,中间时刻速度
         (3分)
       (4分)
(2)  (4分)
14.(14分)解:(1)分析金属块受力,由平衡条件可得
…(2分) 
…(2分)
且  …(1分) 由以上各式解得
…(3分)
(2)撤去外力后,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2分)
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2分)
由两式解得 m…(2分)
15.(14分)解:设该同学刚跳离地面时速度为v,跳离地面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
(1)该同学在跳离地面的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有
,…(3分) 
…(3分)
代入数据得 m/s …(2分)
(2)该同学自跳离地面到上升至最高点,做竖直上抛运动,得
m  …(3分)
该同学跳起可摸到的高度
m  …(3分)
16、(14分)设炮弹的发射的初速度为v0,靶舰的速度为v
  (3分)
 (4分)
代入数据解出t=4s ,v0=240m/s,(3分)
设靶舰中弹时距悬崖的水平距离为s1
s1=s-vt=960m  (4分)
17、(14分)设球与挡板分离时位移为s,经历的时间为t,从开始运动到分离过程中,m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FN,沿斜面向上的挡板支持力FN1和弹簧弹力f,据牛二定律有方程:
,     
随着x的增大,f增大,FN1减小,保持a不变,当m与挡板分离时,x增大到等于s,FN1减小到零,则有:      (2分)
   (4分)
        (2分)
联立解得:
  (2分)
(2)分离后继续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v最大时,m受合力为零,即
,  
解得    (4分)
17.(16分)(1)旅行包做匀减速运动 m/s2  …(1分)
旅行包到达B端速度为 m/s  …(2分)
包的落地点距B端的水平距离为 m …(2分)
(2)当rad/s时,皮带速度为 m/s.  …(1分)
当旅行包的速度也为v1=8 m/s时,在皮带上运动了位移m<8> 以后旅行包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旅行包到达B端的速度也为v1=8m/s,包的落地点距B端的水平距离为
m    …(1分)
(3)如图所示. …(7分)





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3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上一篇: 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1
下一篇: 高三物理上期月考试题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