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校园》单元分析
一、教学内容介绍。
本单元初步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主要是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在实践活动中理解周长和面积的意义,认识基本的面积单位,学习四连方图形,为进一步探索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打下基础。
教材编排特点: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画图、制作等实践活动,初步认识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尤其是注意让学生先思考,再操作,提高活动的思考性和目的性。如为体会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性,设计了画一画、量一量、摆一摆等多项活动,关注的不是活动的结果,画成了什么样,摆出了多少个,而是此前的思考,怎么画,怎样摆。
2.将周长与面积的认识和计算分开教学。本单元着重通过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动,形象地阐述了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看格子图写出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为学生探索周长和面积的算法(三年级下册)奠定基础。将周长和面积放在一起教学,有助于学生区分两者的含义,以免混淆。
3.拓展了传统几何知识的内容,把“四连方”引入课程,丰富学生对几何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四连方的学习,涉及多维的教学目标,如有序思考、空间观念、数的运算等,这些都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有效载体。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在操作活动中,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探索并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2.在实践活动中理解周长和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能够根据图形每条边的长度计算周长。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个面积单位的空间观念,学会估计常见物体的面积。
4.探索四连方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单元的教学,首先要注重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形成几何活动的经验,掌握几何图形的特点。如长方形对边相等的认识,可以通过摆小棒、测量、把纸对折等多样化的活动,帮助掌握图形特征。其次要加强空间观念的培养。如用四个方块拼图形,可以拼出很多种,但有一些是重复的,如何判定是否重复,图形通过怎样的运动变换可以验证是否重复,对这些问题的思考,都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活动。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