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下午2:30-4:00)
说明:本试卷闭卷笔答,做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下方答题栏内。
1.中国古代流传有“湿耕泽锄,不如归去”“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且溉且粪,长我禾黍”等谚语。这些谚语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 精耕细作
B. 男耕女织
C. 自给自足
D. 重农抑商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湿耕泽锄…肥是农家宝…且溉且粪”可知古代农业通过勤垦劳作灌溉施肥的方式提高农业产量,体现了精耕细作的特点,故A项正确。B项,题干未体现男耕女织的生产经营形式,排除。C项,题干未体现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征,排除。D项,题干未涉及重农抑商现象,排除。
2.下表是19世纪不同时期中国茶叶产销统计表。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
A. 传统手工业带来丰厚利润
B. 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清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D. 中国控制了世界茶叶的销售市场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现象可知,从1837年至1886年,中国种茶面积日益扩大,茶叶外销出口大量增加,反映了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故B项正确。A项,题干只反映了茶叶外销状况,未体现传统手工业的丰厚利润,排除。C项,题干无法体现清政府的商业政策,排除。D项,题干体现了中国茶叶外销数量增长,不能说明中国控制世界茶叶市场,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