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比热容
1.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1.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有关计算.
【难点】 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教师准备】 多媒体和课件、视频等.
【学生准备】 温度计、煤油、水、电加热器、天平等.
导入一:问题导入
师:大屏幕投影一幅漫画:炎热夏天的傍晚,有两个小朋友在海边游玩,为了纳凉问题两人发生激烈争执,甲主张划船到海中去,乙则认为在岸上散步更凉快,你认为谁的意见对?
让学生思考、猜想、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生甲:在岸上散步凉快,因为沙石温度低.
生乙:划船到海中更凉快,因为水温较低.
生丙:一样凉爽,因为气温是一样的.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猜想,到底谁的想法正确呢?学习本节知识后你自然会明白的.
导入二:情境导入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视频片段,播放前提醒学生特别注意观察不同省份各城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看看能不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提出问题:“为什么内陆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的大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一、比热容
思路一
1.以烧水为例,根据生活经验,你猜想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什么有关?
2.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提出问题】 对于不同物质,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它们吸收的热量会相等吗?物质的种类会不会影响吸收热量的多少呢?
【猜想】 物质的种类会影响吸收热量的多少.
【实验器材】 水、食用油若干、相同规格电加热器两个、烧杯两个、温度计两支、秒表一块等.
【实验过程】
(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