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历史 > 高一下册 > 期中试题 > 正文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23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1.某中学举办历史剧表演活动,下面是四组镜头符合史实的是
A. 《秦始皇》中的百姓身穿棉衣
B. 《诸葛亮》中有人用瓷碗吃饭
C. 《李世民》中有人在喝玉米粥
D. 《康熙帝》中有人在军机处中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是在元代,故A项错误;东汉晚期已成功的烧制出青瓷,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陶瓷业迅速发展,故B项正确;玉米传入中国是在明朝中后期,故C项错误;军机处设立于雍正时,故D项错误。


2.文献记载:“蜀守冰凿离礁,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次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浸,百姓享其利。”这里的“此渠”是指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灵渠
D. 丼渠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蜀守冰、穿二江成都之中”等信息可以说明是都江堰,故选择A项; B在秦国,位置不正确; C在岭南地区,符合题意; D属于新疆地区的灌溉方式。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发展·精耕细作(灌溉方式)。


3.中国古代流传有“湿耕泽锄,不如归去”;“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且溉且粪,长我禾黍”等谚语。这些谚语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 精耕细作
B. 男耕女织
C. 注重把握农时
D. 注重使用肥料
【答案】A
【解析】
“湿耕泽锄,不如归去”、“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且溉且粪,长我禾黍”等表现的是精耕细作的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男耕女织的生产形式,故B项错误;注重把握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