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战国时期,人工施肥已受到广泛重视。孟子说:“凶年,粪其田而不足”。荀子认为:“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地”。由此可见
A. 各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 农民社会地位低下
C. 小农经济开始形成
D. 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的意思是农民们很注意去掉草根、积肥、造肥和施肥,并且认为施肥是农民应该作的,由此可知,题干材料在强调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故D项正确;重农抑商、农民社会地位低下、小农经济开始形成等其他选项的信息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出来的,故ABC三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需要掌握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读懂“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的意思分析即可。
2.《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材料反映的耕作工具是
A. 耦犁
B. 耧车
C. 一牛挽犁
D. 曲辕犁
【答案】D
【解析】
【详解】“可弛张焉”“江东之田器尽于是”是解题的关键,依据所学可知,在隋唐时期的江东地区,首先出现曲辕犁,这种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简便轻巧,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与题干中的描述相符,故D正确;耦犁是汉武帝时赵过发明了耦犁,可以用二牛三人一组耕地,大大提高了耕田的效率,反映的是耕犁法,没有涉及入土深浅问题,排除A;耧车是播种工具,不是耕作工具,排除B;一牛挽犁是耕犁法,不是耕作工具,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