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同学相伴》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体会同学相伴的快乐。
2.明白同学相伴的重要性,乐于在生活中与同学合作和分享。
二、课程标准:
《同学相伴》一课符合《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我的健康成长”里的第5条“懂得感恩和基本的礼仪常识;学会欣赏、宽容和尊重他人”,以及“我们的学校生活”里的第4条“体会同学之间真诚相待、互相帮助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知道同学之间要相互尊重,友好交往”。
三、学情分析:
当前在儿童同伴交往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烈,缺乏同伴观点采择能力,不能设身处地从同伴角度感受和理解他人的想法、情感。他们往往总是以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不顾及他人,很少关心他人,与他人不能和睦相处。一些学生在同伴交往中,出现同伴交往能力不足的情况,个别学生还出现退缩性交往行为。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拥有较多与同学相伴的生活经验,逐渐认识到快乐离不开同伴的参与,与同学相伴、不能任性,不能事事以自我为中心,要学会与同伴合作。同学相伴不仅能够一起合作学习,还可以开展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共同生活的快乐,有利于他们初步理解共同生活对于个体的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同伴交往观,提升交往能力,丰富同伴交往的经验。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