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哺乳动物:具胎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体表被毛,体温恒定等特征。如兔、大熊猫 2、恒温动物: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使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包括鸟类和哺乳动物。反之,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动物是变温动物,如蛇、昆虫等。恒温意义:减少对外界环境依赖性,扩大生活和分布范围 3、兔:体表被毛(保温作用),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体温恒定,牙分门齿和臼齿,盲肠发达(在细菌作用下,有助于植物纤维质的消化),大脑发达,四肢发达灵活。 4、跳跃是兔的主
一、水中生活的动物 8、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_躯干部_和尾鳍_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鱼在运动时,背鳍、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平衡的作用,尾 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12、水由鱼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鳃孔)流出。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_氧气_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 13、鱼类的主要特征有:适于水中生活;体表被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一、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1)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的探究实验。(2)过模拟实验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难点是“由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本节设计了一个材料分析过程和一个模拟探究过程,这两个过程有助于学生对“生物进化原因”的获得。因此,第一课时主要完成“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这一部分。课程进行的方式可以通过活动、讨论、谈话的方式完成。 二、教学目标
第五单元 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第14章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第三节 昆虫的生殖与发育(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2、举例说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从实践中获得知识,收集资料; 2、培养学生观察、表达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细菌、真菌和病毒 描述病毒、真菌和细菌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微生物类群 观察 结构 生活方式 与人类的关系 代表生物 病毒 须通过电子显微镜 蛋白质外壳、核酸 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 有利:寄生细菌体内(噬菌体), 有害:引起人或动物疾病 噬菌体、sars病毒 细菌 高倍显微镜观察,根据细菌的不同形态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物质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 寄生、腐生 有利:发酵产生人所需的物质、大地的清
14。1 生物的无性生殖 教学目标: 1.掌握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2.了解组织培养的概念和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 教学重点: 1.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2.组织培养的概念和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 教学难点:
第19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1节 人的生殖和发育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生殖、发育、青春期发育的特点和卫生保健的概念。 2。了解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精子和卵细胞,受精、胚胎的发育和营养,人体发育的各个时期等方面的内容。 3。寓性道德教育于性生理教学之中,结合学生现状,讲解上述内容使其初步形成科学的性知识和正确的性道德观,并认识到对其身心健康具有现实及长远的意义。 4。第二节内容中配以3幅曲线图,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长发育实际,对曲线图进行分析比较,这样
1、 目前己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这些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 2、 生物的多样性:1、种类的多样性;2、生活环境的多样性;3、00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3、 鱼之所以能在水里生活,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1)能靠游泳老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2)能在水中呼吸。 4、 鱼可以在克服水中阻力的结构:流线形(梭子形)身体;身体表面分泌粘液。 5、 鱼在游泳时,靠躯干部有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靠背鳍、胸鳍、腹鳍
鸟类 50、 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呼吸,体温高而恒定。 51、 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已知的种类超过100万种(占动物种类的4/5),昆虫有三对足,能爬行;有的昆虫的足特化成跳跃足,能跳跃;大多数昆虫都有翅,能飞行。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 52、 昆虫的翅与鸟翼结构不同,但就适于飞行来看都有这些共同点:都有利于飞行的扇形结构,这些结构的运行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都可以在空气中产生向上的升力和前进的动力,相对身体来说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