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枣 儿 【学习目标】 1.熟悉剧情。(重点) 2.分析剧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其中反映的社会现实。(重点) 3.把握本文运用的象征手法,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难点)
15 枣 儿 从容说课 《枣儿》是一个话剧小品,它是新时期戏剧百花园中一朵盛开的小花。全剧运用象征手法,围绕“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亲情,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全剧的主要艺术特点是它的象征性。因此,教读这个话剧小品,重在领悟其中蕴含的象征意义,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理解作品的 主题。 教学目标
15。枣儿 【走进作家】 孙鸿为靖江戏剧小品作家。《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获99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并囊括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 【写作背景】 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 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面临着严重的考验。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却无可阻挡地席卷着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枣儿》等靖江戏剧小品以呐喊的方式对现代化带来的人性变异和感情淡漠提出了善意。 【难点解析】
1.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2.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过程 方法 1.熟悉剧情,领悟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枣儿》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剧情及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2.领会“枣儿” 所起的作用。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
《枣儿》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剧情及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2.领会“枣儿” 所起的作用。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
19 枣 儿 学习目标 1、了解剧本的基本内容,学会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分析戏剧的方法。 2、熟悉剧情,领悟剧中人物矛盾冲突及其社会含义,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通过揣摩情节、语言,把握文中枣儿的象征意义,提高对文本的感悟能力。 4、体会并同情老人与孩子孤独寂寞的无奈,理解剧本表现主题的社会根源。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枣儿》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识与能力:a.了解戏剧的基本常识。b.了解剧本的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a.引导学生掌握剧本欣赏的方法。b.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枣儿》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2.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能力目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