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教学设计 内容列表

有关“教学设计”的内容

  •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配套教案《驿路梨花》

    14 驿路梨花 配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作者,积累词语,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分析理清文章写作顺序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教育学生感受作品中体现的爱心。

  • 初中七年级(下)语文配套教案 第12课《卖油翁》

    第12课《卖油翁》配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实词“矜”、“颔”、“释”、“忿”、“徐”、“遣”;虚词:“尔”、“以”、“但”。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品中的文学形象,体会“熟能生巧”的道理。

  •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配套教案 11《台阶》

    11《台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体会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能力目标: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其中的真情。 情感目标:关心父母,仔细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配套教案 11《台阶》

    11 台阶 配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 (2)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 (3)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

  •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配套教案 10《老王》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老王的“苦”与“善”,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领会从文章语言及人物刻画中渗透出的爱的博大。

  •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案 1《邓稼先》

    教学重点 1、了解邓稼先生平,学习他伟大的抱负和精忠报国的伟大精神。 2、本文通过对比刻画人物的写法,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方法。 2、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 八年级(下)语文教案《爱莲说》

    爱莲说教案 教学设计 本节采用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因为文章的写作是一篇文言文,所以,要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才能让学生进行设疑自探。教师在设疑的同时,教师同时板书于黑板的右侧,对于不完整的问题,教师随机给予补充、归纳。本节解决的重难点是诵读课文,正确疏通文意,把握主旨,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 因为这篇短文是“诵读欣赏课”,所以以诵读为主,讲授为主。抓住“文脉”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主旨。 讲授本课,将采用“读——议--悟”的教学模式。 在运用拓展环节中,学生自编习题后,教师出示“之

  • 八年级(下)语文教案 第16课《爱莲说》

    《爱莲说》 [设计说明] : 本文的教学设计本着以下几个原则: 1、 废止串讲,力求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 2、 不求“字字落实,句句清楚”,而务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整体感受。 3、 突出对课文中的“三美”(精粹活泼的语言美、超凡脱俗的形象美、含蓄深刻的意蕴美)进行教学。 鉴于以上几点原则,本设计以“三美”带动全篇,整体感知、领悟全文。整个课堂教学呈总分总结构:整体感知——分步品味——总结收束。对课文的理解层层推进,螺旋上升,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人文思想的教育熏陶。整个过程读中品析

  • 八年级语文(下)教案 第11课《核舟记》

    第11课《核舟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常见的文言文实词、虚词,初步认识文言文中的通假字现象。 2、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 2、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3、学习本文“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文章生动介绍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才华,热情颂扬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学习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

  • 八年级语文(下)教案 第10课《小石潭记》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