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培养搜集古诗、诵读古诗、鉴赏古诗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2.培养交流、合作能力。过程与方法
写作 学写读后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把握读后感的一般写作思路和方法。 2.运用所学写一篇合格的读后感。过程与方法
课外古诗词诵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古诗的有关知识,理解诗歌主旨。 2.运用所学诗歌鉴赏方法赏析自己喜欢的诗句。 3.背诵古诗。过程与方法。
写作 说明的顺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指导学生通过学习和写作训练,学会合理安排说明顺序。过程与方法 说明事物能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或用时间顺序,或用空间顺序,或用逻辑顺序,或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练笔,让学生懂得说明顺序的安排和说明目的、对象、内容有很大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写作 学习仿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仿写,认知仿写,学会仿写,提高写作能力。过程与方法 1.根据所写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确定具体的仿写点。 2.以读促写,研读优美的范文,探究和掌握仿写的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应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什么是应对,怎样做到随机应变、巧妙应答。 过程与方法 1、搜集古今中外应对轶事。 2、通过口语实践活动理解应对的技巧,学会情境应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次活动感悟应对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重视应对技巧的学习。
第4课《灯笼》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散文优美的意境。 2.体会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赏析文本写作特色。 3.热爱传统文化,品味传统文化中寄寓的爱国之情。
第3课《安塞腰鼓》 学习目标: 1.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 2.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表现出来的生命中奔腾的力量和阳刚之美。 3.理解排比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
第2课《回延安》 教学目标 1.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本诗的艺术特色。 2.学习这首诗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 3.使学生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与“迅哥儿”一起去看“社戏”,与作者一起回忆美好的童年生活,体味少年时代的快乐与浪漫。 2、能根据人物的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分析把握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3、朗读、背诵文中相关段落,积累优美经典的语言材料。 4、体会、欣赏本文细致逼真、形象生动的景物描写。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