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梅岭三章 学习目标 1.体会这三首诗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 2.在诵读中体会感情;学习构思新颖、想象奇特的写作特点。 3.理解这三首诗的大意。理解诗歌中的多种修辞手法。
19 枣 儿 学习目标 1、了解剧本的基本内容,学会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分析戏剧的方法。 2、熟悉剧情,领悟剧中人物矛盾冲突及其社会含义,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通过揣摩情节、语言,把握文中枣儿的象征意义,提高对文本的感悟能力。 4、体会并同情老人与孩子孤独寂寞的无奈,理解剧本表现主题的社会根源。
18 天下第一楼(节选) 学习目标 1.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文本戏剧冲突,增强把握文本的能力。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深入理解主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品味语言,揣摩具有深刻意义的台词,并代入情景,有感情地朗读台词,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 4.感受剧本的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热爱话剧艺术的思想情感。
17 屈 原(节选) 学习目标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语言的语气和情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走进屈原的精神世界,体验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感。
15 无言之美 学习目标 1.阅读文章,深刻理解课文内容。 2.把握作者行文思路,学习文章的鉴赏方法。 3.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培养良好的审美素养。 4.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无言之美,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操。
14 山水画的意境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观点,提高语言的概括能力。 2.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训练思维能力。 3.学会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提高审美情趣。 4.认识中国山水画的魅力,培养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
13 短文两篇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培养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2.学习文中的论证思路和方法,培养严密的思维能力。 3.在阅读中反思自己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提高语文鉴赏能力。 4.认识读书的益处,激发读书热情,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2 词四首 学习目标 1.学会诵读诗歌,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情感。 2.学会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赏析,感受诗歌意境,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体悟作品内涵,体会作者情感,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 4.引导学生感受中国诗歌文化的巨大魅力,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品质。
9 鱼我所欲也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 3.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4.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3 诗词曲五首 学习目标 1.诵读并背诵诗歌,了解诗歌大意。 2.体会诗歌丰富的情感,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 3.掌握初步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4.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