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中国生态环境的现状、成因和防治措施。 2. 运用“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图”,分析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掌握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防治措施。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学习目标] 1.理解世界、中国淡水短缺的解决对策。 2.理解我国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的措施。 3.理解土地退化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第二节 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 [学习目标] 1.了解环境管理中加强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2.了解我国参与国际合作的主要形式。
3.2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和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分布状况。 2、根据有关资料,说出化石燃料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采取的环保措施。 3、说出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的必要性。 4、 以某种新能源为例,阐述怎样建设多元化结构的新能源系统。
1.2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明确环境问题的表现,理解当今环境问题的特点。 2.以某种环境问题为例,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4.3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湿地的定义及其价值,掌握中国现有湿地现状。 2.针对我国湿地减少的原因提出保护湿地的措施。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生态环境的现状、成因和防治措施。 2、运用“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图”,分析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掌握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防治措施。
一、物种灭绝现象正常吗 1.生物多样性包括①________多样性、②__________多样性和③____________多样性三个层次,而物种灭绝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具体表现。 2.物种灭绝是正常的自然现象。地球上的生物3/4生活在④________地区,以生活在热带雨林和⑤__________中的物种最为丰富。物种和它的个体一样,也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物种的平均寿命约⑥________万年,地球历史最近2亿年来,每⑦__________年平均有90万个物种灭绝,平均⑧______年灭绝一个物
一、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1.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形成:源于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特别是社会经济活动目标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行为的②____________。 2.解决共识 3.环境管理 (1)概念:环境管理就是对人类损害⑥____________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 (2)必要性:单靠⑦____________不能从根本上控制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还必须借助对社会经济活动的⑧________________。
一、环境管理必须进行国际合作 1.国际合作的原因 (1)许多环境问题是多个国家①____________的结果。 (2)有些环境问题在性质上具有普遍性和②____________。如全球气候变暖、③__________破坏、④________________减少等。 (3)有些国家和地区的环境问题具有⑤________________乃至涉及到全球的后果。如⑥________的扩展、海洋污染、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⑦____________等。 (4)根据⑧________的原则,造成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