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物态变化 一、温度 1. 温度单位:摄氏度,记为℃ 2.规定: 把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 3. 液体温度计 (1)工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 1。分类: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2。 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透镜中的三条特殊光线:
第2章 声现象 一、声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研究方法:用转换法将微小的振动放大。 二)、声音的传播 1.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3. 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形式:声波
第1章 机械运动 一、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单位:(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2)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 千米、 分米、 厘米、毫米、 微米、 纳米 km dm cm mm um nm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进一步熟悉天平构造及其使用; ●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1节 质量 教学目标: 一、目标与技能 ⒈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会进行常用单位的换算。 ⒉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及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而变化。 ⒊初步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 二、方法与过程 ⒈通过对质量单位大小的感性认识,培养估测能力。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活动,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2.过程与方法 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通过两个透镜的组合,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 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和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参与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