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质 量 1、初步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熟悉质量的单位,并能熟练地进行单位换算。 2、了解常见测量质量的工具,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用天平测量质量的过程。 3、通过学习,激发对天平的使用操作的兴趣,在使用天平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素养。 1.认识质量:阅读课本112页后填空: 质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钉与铁块都由铁这种物质组成,但它们分别含有的铁的多少是否相同?____________,即_____
4.能 量 1.知道能量与物体的运动有关; 2.能说出常见的几种能量形式名称。 3.能描述常见能量的的转化。
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1、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概念和计算公式。 2、会用实验方法科学地判定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 1.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在任意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始终相等,这样的运动称为 。 2.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__________叫做速度。在物理上速度用来表示 。
2。运动的描述 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以参照物为标准的。 2、互学目标: 能够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我们日常生活中运动的物体有什么?静止的物体有什么? 2、 机械运动的定义是什么? 3、 参照物的定义是什么?
1。认识运动 1、会判断什么是机械运动,认识运动的普遍性,知道物质世界是一个运动运动的世界。 2、比较微观世界的运动,列举物质世界几种常见的运动形式,初步认识他们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的关系。 1。观察以上图片,你会发现,浩瀚的宇宙在不停地__________,比赛的跑车在__________,海边跑步的人在__________,从而可以看出,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在__________,物质世界是个__________的世界,物质世界的_____________具有普遍性。
新人教版八年级《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单元同步达标测试物理试卷及答案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一块铁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它的质量将发生变化( ) A.铁块从上海带到南极 B.将铁块的温度升高 C.将铁块熔化后铸成铁链 D.将铁块锉成圆台 2.如图所示,给出一些物体的质量,其中与实际偏差较大的是( )
单元评价检测(六) 第六章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以下选项中质量最接近50g的是( ) 2。某同学在称一物体的质量时,错把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若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是100g,游码在标尺上的刻度值为2g,则物体的质量应为( ) A。102g B。98g C。104g D。96g
《测量平均速度》说课稿 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平均速度》。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首先分析教材。 本节是学生的第一次分组实验课。教师通过这节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巩固前面学习的刻度尺和停表的使用方法,测出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而且要让学生知道平均速度的数值在不同的时间内或不同的路程中其大小会不同。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整个实验过程,体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科学方法。由于本节课是学生的第一次分组实验课,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遵守实验室的要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稿 一、说课标解读 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社八年级物理上(新教材 )第2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对本课题新课标的要求是,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这一方面给我们指定了通过什么方式来让学生学习声的问题;另一方面给我们指定了主要学习声的哪些方面的问题。 二、说教材分析 声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
5.1《透镜》说课 一、设计理念: 《透镜》一节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1节,这一节是在前面学完了《光的折射》后,要求学生进一步的学习透镜的基本知识,为后面学习透镜成像规律,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可以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两种透镜及对光的作用。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探究,学生会养成良好的实验探究习惯,学会方法,增强学习兴趣。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二、教材分析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