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据报载:一位大学生在西部某山区考察时,得知他所到的小山寨因条件艰苦,先后来这里的十位老师都走了。他给这里的孩子上了半个月的课后,接到了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当他打点行装正要下山时,身后响起了琅琅的读书声,回头一看,孩子们齐刷刷地跪在山坡上。从孩子的特殊举动中,他读出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于是他放下背包,藏起了录取通知书,一干就是30年,为山区培养了无数人才。有人说,他实现了人生的价值;也有人说,如果他进一步深造,可以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这样才是更大程度实现
我用残损的手掌 教师寄语:“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学习目标 :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背诵本诗。 2. 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 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3. 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爱国情感。 学习重点
单元学习目标1.理解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多样的精神世界,认识小说折射出的社会人生图景。2.体会作者对小说中塑造人物的态度和所表达的情感。3.通过推敲鉴赏与反复诵读,概括出不同作家、不同作品的语言特色。4.能运用品味、感悟等方法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5.学会根据交际目的,运用书信体恰当得体地表达思想,交流感情。
导学平台 课 标 要 求 1、象征手法及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2、重点词语对表达感情的作用。 3、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4、反复朗读、背诵这首诗。 5、比较阅读。 学 法 点 悟
《诗两首》 陈素萍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和深刻的意蕴;体味诗歌的绘画美、音乐美、结构美等特点,把握诗歌的象征手法。 2.以读为本,通过朗读吟诵,感悟诗歌的意蕴美,通过美读想象,感受诗歌的图画美;通过品读回味,欣赏诗歌的语言。 3.学习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存亡的关头,为祖国献身的思想和对祖国的无限挚爱之情;体味诗人所表达的乡愁,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①躬耕于南阳 躬: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③约己爱民 约: ④悉仰于官 悉: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