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初一历史 内容列表

有关“初一历史”的内容

  •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河姆渡原始居民  D 半坡原始居民 2、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 A 尧      B 舜      C 禹      D 鲧

  •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第五单元测试题

    第五单元 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填一填(每空格2分,共18分) 1.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将在____________召开,这与公元前776年在希腊举行的第一届古代奥运会相隔____________年(不含召开当年)。 2. 现在世界上多数国家都采用____________纪年,最早以年号纪年的中国皇帝是____________。 3. 在____________发现.的原始人类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原始人类,距今约一年。 4. 原始文件、档案、文物古迹等属于____________

  •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一、 单选题。(每题3分,共36分) 1.历史上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是在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2.下列选项中,迫使陈胜等在大泽乡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A.繁重的兵役         B.刑法严酷,误期杀头 C.赋税沉重,压迫残酷     D.到渔阳服兵役

  • 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2. 生活在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以前,过着群居生活的原始人类是:(  )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契丹兴起和西夏建立的基本史实 2、知道辽与北宋之间的战与和,掌握澶渊之盟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3、正确认识北宋与辽、西夏的关系

  •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北京城和明长城、明朝小说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教学难点:由明朝三部科学巨著,指导学生对课本科技成就的时代特点加以分析和理解。

  •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一、导入新课 1967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 祖冲之有哪些突出的贡献?他生活的时代,还有哪些重要的科技以及文化成就?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