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八年级物理 内容列表

有关“八年级物理”的内容

  •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四章 光现象(学案)

    第四章光现象 4.1 光的直线传播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 m/s。 【过程与方法】 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三章物态变化 1.能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 2.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3.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4.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5.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联系起来。 6.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三章 物态变化(学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 3.1 温度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2.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 2.了解天平的构造,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3.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4.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会用天平和量筒简单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6.了解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学案)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6.1 质量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概念及质量的单位。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3.学会测量固体的质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动手、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 2.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3.在天平的使用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二章 声现象

    第二章声现象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声音的特性。 3.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4.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是本章知识的基础;声学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所以对声音特性的了解就显得很重要。由于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成为本章的一个热门话题,在中考考查时,该部分知识点难度较低,却是每年的必考内容,主要考查声的产生和传播,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别,声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减弱噪声的方法,所以

  •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二章 声现象(学案)

    第二章声现象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传播。

  •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习题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参考答案

    教 材 习 题 参 考 答 案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如图所示,测硬币的直径应用两块直角三角板将硬币夹住,使两三角板的直角边垂直于刻度尺,两直角边的间距就是硬币的直径,测量硬币的周长可采用化曲为直法(用一根线绕硬币一周,在相交处作一记号,将线拉直,两记号间距即为硬币周长)或重合法(在硬币上画一起点,将起点对齐刻度尺的零刻线,然后将硬币在刻度尺上滚一周,从刻度尺上读出长度值);测铜丝的直径:可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上,用刻度尺量出线圈长度L,数出圈数n,铜丝直径为d=

  •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第二章-声现象(共4节)》知识点梳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共4节)》知识点梳理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产生:声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 停止,发声也停止。 震动发的声音可以记录下来,早期的机械唱片、近期的磁带、激光唱盘、存储卡等都能记录声音。 2、传播:声由 传播,一切 固体 、 、 都可作为介质来传播声音。通常听到的声是靠 作介质传播的; 不能传

  •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光现象必背知识

    第4章 光现象 一、光的传播 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 2、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现象: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 4、小孔成像: A原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B像的形状:倒立的实像,由物体的形状决定,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C像的大小决定因素: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和物体到小孔的距离。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