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电荷》教学设计 课题 §15~1 两种电荷 设计思想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应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方式,经历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学习物理规律,构建物理概念,学习科学方法,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学习目标 1.了解摩擦起电现象及摩擦起电的本质。 2.知道两种电荷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第1节 两种电荷 学习目标 1.了解摩擦起电现象及摩擦起电的本质。 2.知道两种电荷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了解检验带电体的方法及验电器的构造和原理。
15.1——两种电荷 课题 15.1——两种电荷 教师 学科 物理 课时 (本章节/单元) 第 1 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学生 年 班...
第1节 两种电荷 1.了解摩擦起电以及怎么判断物体带电. 2.认识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了解电荷量.
第1节 《两种电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摩擦起电现象 2.初步认识两种电荷及它们的相互作用
1两种电荷 智慧 PK你能不用胶水把花朵粘在花柄上吗? 器材:塑料尺、气球、碎纸屑 一、摩擦起电 日常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同学们想亲手试试吗? 请用你身边的器材和物品,尝试探究。 你是怎样操作的? 你观察到了哪些现象? 他们的共性是什么? 做一做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 摩擦起电。 物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
第1节 两种电荷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 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有许多灰
新人教版初三物理上册《两种电荷》知识点讲解 知识点 1、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电荷:电荷
电荷你在生活中见过类似的摩擦起电现象吗?小实验:1.用塑料尺.笔杆与头发摩擦,再靠近碎纸屑,观察现象.2.用塑料梳子梳头发,观察现象. 印刷厂里的纸张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 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吸附灰尘沾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