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知识梳理】 理解句子 正确理解句子是正确翻译的前提,故先讲如何理解句子。理解句子,即要分析语境,又要分析句子本身。这里主要从分析句子本身的角度来说。 1.以易求难,推敲关键词语 多年来的高考试题表明,要求考生理解并翻译的句子,并非每一个词语都有难度,都不会理解,而只有一两个词语有较高的难度。从这个意义说,理解句子就是对关键词语的确切认知。一般说来,这关键词语表现为多义实词或词的形态特点(单音词、双音词)或用法特点即活用。例如:
纵观近几年高考成语题的题型特点,审视其命题规律,我们发现,该类题的设误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曲解词语,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生活中,很多人不了解成语的内在含义,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按成语的字面意思去理解,并且运用于生活,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因此,此错误类型是生活常见的,也是高考常考的。如: 例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高考语文考点归纳复习:容易读错的常用字汇集 附录一 容易读错的常用字汇集 请在横线上填上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第一组 a 1.挨紧 ________ 2.挨饿受冻 ________ 3.白皑皑 ________ 4.狭隘 ________ 5.不谙水性 ________ 6.熬菜 ________ 7.煎熬 ________ 8.鏖战 ________ 9.拗断 _______
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一 强化练一 词语专项练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文学翻译是否...
一、现代文阅读(21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构建社会新风正气、匡正世道人心需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只有普通群众全面深入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蕴含的信念、智慧内化于血液之中,才能认同、尊重、践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加坚定文化自信。然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绝不是简单地背诵几句名言警句,掌握一些历史典故,而是要深入地了解它的价值体系、精神实质,否则就难以弄清它的意义所在。 毋庸讳
一、现代文阅读(21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面对巨变中的城市,文学应该怎么做?当下,城市文学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但它正面临严重的瓶颈——城市书写缺少力作。当文学介入城市生活,其是否具有提炼生活的能力,并给出文学方式的透视和分析,是城市文学能否发展的关键。 目前在文学领域,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故事似乎并未得到充分的表达。在一部分文学评论家看来,相对于乡村文学的持续兴盛,中国当代文学中城市题材书写,因为没有触及灵魂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流光似水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圣诞节男孩子们又要求一艘划艇。 他们的爸爸说:“没问题。我们回卡塔古娜再买。” 九岁的托托和七岁的乔尔远比父母想象中来得坚决。 他们齐声说:“不,我们现在就要。” 他们的母亲说:“但是,这儿只有淋浴间的水可以划船。” 她和丈夫的话都没有错。他们在西印度卡塔吉娜的家有个带海湾船坞的院子,还有一个可容两艘大游艇的棚舍。反之,他们在马德里这边是挤在卡斯特拉纳街四十七号的五楼公寓里。可是他俩
中国古代经济史复习专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 分数__________(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5小题,总计75分) 1.美国历史学家珀金斯指出,14-20世纪中期,中国的人口、耕地面积和农业总产量都在增长,但劳动生产率却没有提高。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经济的简单再生产形式 B.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农业的发展 C.闭关锁国政策的长期推行 D.传统科学技术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2.《吕氏春秋·任地》中说“上田弃
2020届高三化学选修三二轮专题复习 ——物质结构中化学键数目的计算(选择题) 现代工业放琉涉及到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直线型分子 B. 反应中每生成1m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