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知识梳理】
理解句子
正确理解句子是正确翻译的前提,故先讲如何理解句子。理解句子,即要分析语境,又要分析句子本身。这里主要从分析句子本身的角度来说。
1.以易求难,推敲关键词语
多年来的高考试题表明,要求考生理解并翻译的句子,并非每一个词语都有难度,都不会理解,而只有一两个词语有较高的难度。从这个意义说,理解句子就是对关键词语的确切认知。一般说来,这关键词语表现为多义实词或词的形态特点(单音词、双音词)或用法特点即活用。例如:
⑴(何子平之)母本侧庶,籍(户口册)注失实,年未及养,而籍年已满,便去职归家。时镇军将军顾觊之为州上纲,谓曰:\”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州中差有微禄,当启相留。\”子平曰:\”公家正取信黄籍,籍年既至,便应扶持私庭,何容以实年未满,苟冒荣利……\”
在这段文字中,\”州中差有微禄,当启相留\”是什么意思呢?\”州中\”、\”有微禄\”、\”当\”、\”留\”都是不难理解的,难的是\”差\”、\”启\”、\”相\”这三个词。\”差\”是个多音词,这里该怎么理解?\”州中\”既在州中;\”有微禄\”,有少许俸禄。可见\”差\”应读chāi,为当差之意,即任职。\”启\”有打开、陈述等意,因为要向上陈述某人之任职,所以应理解为\”禀告\”。\”相留\”,自然不是互相挽留,而是挽留何子平。于是全句该理解为:在州中任职有少许奉禄,将禀告上司挽留你。这样看来,所谓以易求难,就是根据已知求未知。\”求\”的过程,就是对语句作分析的过程。
2.转换角度,辨析句式特点
有些文句,在实词,虚词方面没有太多障碍,但要真正说清其含意遇到麻烦,这时就得转换视角,从句式方面作考虑,这样也许会寻求到正确的理解。例如: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附近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